翼龙是如何飞上天空的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你看翼龙在跟飞机一起飞呢。……鸟儿就是翼龙变来的吧?”影院后排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不停地向他母亲发问……
  在科教电影《飞翔巨兽》中,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卫?阿滕伯勒爵士讲述着翼龙的故事,他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恐龙时代。生活在恐龙时代的翼龙是地球上最早克服地心引力,最早翱翔于天空的脊椎动物,那是2. 15亿年前的晚三叠纪时期发生在地球上的大事。当时的地球气候极为干燥,热带雨林是各类生物聚集的地方,唯一能飞的动物是昆虫,它们是爬行动物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为了捕捉昆虫,爬行动物也需要学会飞行。
  19世纪初,一位叫玛丽?安宁的英国女学者在英格兰南部的侏罗纪海岸发现了一块不大的化石,正是这块化石为爬行动物最开始如何长出翅膀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从而轰动世界。那化石恐龙的上肢有一手指延伸得很长,正是这个长手指用来支撑翅膀。随着更多化石标本的发现,人们确定,玛丽发现的就是一只带翅膀的爬行动物,是第一个较完整的翼龙化石,后被命名为“双型齿翼龙”。现代的电影技术,使珍藏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那块“玛丽化石”神奇地脱离开狭窄的石片,逐渐伸展开来,复原成一副完整的骨架。
  翼龙能上树,能飞翔,地面的食肉类恐龙对其无可奈何。翼龙正是藉此非凡能力,得以主宰恐龙时代的天空,在1.5亿年的漫长时间里生存繁衍,飞行技能不断进化。
  翼龙进化了5000万年后的标本发现在今日的中国。英国古生物学家大卫?安文博士展示了辽西的“达尔文翼龙”化石。它头颅硕大,大脑进化,行动敏捷,成为了空中捕食的高手。电影特技使它飞出了电脑屏幕,因其尾巴较长,后肢翅膜又有点碍事,只能笨拙地挪动脚步……但翼龙的进化一直没有停止,法国中部发现了更加进化的“翼手龙”,尾巴已变短,后部飞行翅膜也在缩小,既能飞又能走。
  大约进化了1亿年之后,翼龙进入了最兴盛的时期,一种短尾的无齿翼龙代表了它们的成功。它们的头上有长长的骨峰,体型巨大,翼展6米。但是,正当翼龙骄傲地主宰天空之时,一种新的飞行动物正在暗自进化,准备挑战它的统治地位。它就是至今已有1.5亿年之久的有羽毛的飞行动物——鸟类。鸟类羽毛的力量大,强度大,无需像翼龙的翅膜那样附在腿上,因此它们不仅能飞,还能轻松行走甚至奔跑。可能是为了应对挑战,翼龙开始了另外的进化选择,进化出了史上最奇怪的飞行动物之一,被称为“古神翼龙”。它的头顶骨峰巨大,甚至超乎比例,宛如埃及王后的头冠,趾高气昂,威风凛凛。巨大的骨峰,不止用于求偶,更如飞机尾翼,可协助控制飞行;漂浮水中,又有风帆作用,可遨游海洋,利于捕鱼。它的极端例子是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风神翼龙”,站高6米,翼展竟然达到15米,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行动物。风神翼龙的起飞速度可达56公里/小时。它没有尾翼,却凭高超的脑力,有效地控制着飞行。科学家推测,它的续航能力一次可达16000公里,几乎是绕地球半圈。
  一般认为,翼龙与恐龙都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其实,翼龙的命运可能早在数百万年前便已经被鸟类的崛起所决定。如今,鸟类已进化成数千个物种,而翼龙的辉煌再也没有重现。鸟类不是由翼龙演变而来,而是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中的一类小型恐龙。
  电影散场,那男孩随母亲消失在人群中。我相信,当代少年聪明无比,求知欲强烈,他们母子也许去了书店,或是回家上网查询鸟类起源了。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
其他文献
应亚太职业安全健康组织(APOSHO)第32届会议组委会邀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秘书长王清华、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陈文涛副秘书长等一行6人参加了APOSHO第32届会议。  会议召开了APOSHO委员会会议,对过去一年APOSHO开展的活动进行了介绍,对如何发展新会员、更新APOSHO网站等进行了研讨。会议讨论通过了美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委员会(BCSP)成为APOSHO附属会员、Ameera
在中国移动的发展中,共同存在的GSM1800、GSM900、TD-SCDMA、TD-LTE D频段TD-LTE F頻段、TD-LTE E频段将会使得“3模6网”组网方案的存在更加具有普遍性,将E、F频段直接升级,或者将D、E、F频段新建,不管哪一种方法很大程度上都会涉及共站共天馈。由于无法做到对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的单独调整,所以只能对TD-LTE和TD-SCDMA做进一步的协同  优化。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