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导学互动”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师生课堂互动少,教学气氛沉闷。教学只关注优秀学生,对后进生关注少;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思考少;教师大包办,学生几乎无法参与;只重视结果,关注过程少;拼时拼力多,科学施教……”,这些弊端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上演,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烦学习。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经过多番探讨与实践得出一个理念就是:自学、精讲、训练、反馈,高效、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
  【关键词】 导学互动 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14-0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正在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渐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应该被动消极接受知识,而应主动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学习,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在没有进行素质改革的中学数学课堂中以教师居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创造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素质改革的今天,这种教育制度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全面提升学生自由发展的潜能,使学生获得和谐的、有个性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它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进而更好的与教师配合,使教学事半功倍。
  一、“导学互动”模式的内涵
  1.“导学互动”的定义
  “导学互动”教学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是“自学导纲”,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然后出示提前编写好的导学提纲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环是“合作互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及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解决,共性的难题再通过教师精讲来解决。第三环是“导学归纳”,教师先简要的概括,然后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第四环节是“反馈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它包括两个步骤:课堂训练和反馈指导。
  其操作流程及基本要求如下:
  2.“导学互动”模式的目标与基本特征
  “导学互动”模式的目标主要有:
  一、它对初中数学教师的作用: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能力、学科知识能力,使得初中数学对数学教学的热情得到大大的提高,改变以往死板教学的模式,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利用“导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们喜欢的乐园,在其中自由充分发挥、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潜能;
  三、利用“导纲”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知识的大部分基础问题,教师针对所有学生都理解不了的问题进行解读,这样既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又为实现素质教育做了更好的铺垫,让学生快乐学、主动学。
  它的基本特征:一是以课时作为基本单位,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课堂训练达标作为控制的教学过程。二是以导学提纲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导学提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以“导学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早期,学生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平衡,这为学习复杂的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有一定的能力去学习初中多样的学科知识。依靠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培养并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对一些简单的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总结,有意记忆成为他们记忆的主导方式。在心理方面,他们开始关注“自我”,情绪的不稳定性逐渐减弱,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友谊并迫切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导纲”教学提供了条件。“互动”,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自己。
  2.“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进行课堂教育之前,教师应该编写好自己的“导纲”,根据“导纲”的内容进行教育教学。“导纲”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导学互动”展开的主线。课堂教学导纲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在编写“导纲”时,应注意情景的创新、问题的梯度设计和习题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在照本宣科,在教师的眼中知识是固定的,只有把概念解释清楚,再做点练习题和相似题型的题海演练,就完成了教育教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降,理解能力越来越差,最后变得不愿意看书、思考问题,学生的兴趣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成了一节优质的数学课的首要任务。
  如何进行发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我们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为例进行研究。
  讲解导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一课时,我们先进行新课的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胃口”。在教授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不懂得写下来,有针对性的学习新课程。进行讲解新课之前,对之前学过的单向乘以单向式请一两位学生做一个回顾,强化旧知识的掌握。再进行下一步时,教师要做好中间的过渡,语言简单简练,让学生从前到后的思维链接紧密。回顾完单向式乘以单向式,接着进行回顾学习单向式乘以多项式,例如:a(x+y)去括号,它等于a分别与x和y相乘,因此有a(x+y)=ax+ay,得出了单向式与多项式相乘等于单向式分别与多项式里的每一个因式相乘的和。
  简洁的新课导入之后就进入第二个步骤,出示由教师深入分析学情后精心编写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思想的“导学纲领”,简称“导纲”,它指导学生自我学习。
  进行简要提示,提示的内容主要是本节课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数学思想方法等;其次,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能认知问题并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并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最后,利用习题训练反馈自己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目标,对知识与方法进行及时自我梳理,巩固已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之处。
  把理论应用到课堂中,首先根据前面的导入,简要提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数学思想,提问学生在预习中不懂、模糊的地方,让学生们先进行合作交流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提问,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他们遇到的问题,老师集中解决,教师在讲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时语言要精练,思路清楚,合理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本节课中的作用,使学生轻轻松松前后联系学习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把握其运算法则和基本数学思想。学生快乐的学,教师开心的教,这是一种理想的课堂,“导学互动”这种好的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气氛不再是死气沉沉。
  教学模式仅仅是促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一种辅助手段,每一种现行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哪一个模式是无可挑剔的,更没有哪一个模式能取代其他所有的教学形式。模式选择的关键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是否符合学校的情况,是否为师生接受,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当好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灵活运用及学好的学习习惯三者结合,才能成就完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新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32.
  [2] 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33.
  [3] 宋思运.“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综论 [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1).
其他文献
研究相邻水电站和本站不同预报项目之间水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对所选因子进行优化筛选,使预报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然后用已有的相关关系对所得的预报结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早晨,在响过迟到铃后,我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讲台已被掀翻,粉笔散落一地,开学时张贴在教室前面的班规已被撕毁,教室里人声鼎沸
美国非织造布工业协会(INDA)将于2011年1月10-12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Carlsbad举办2011年消费品前瞻奖会议(VISION2011 Consumer Products Conference)。该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