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实施消防体能训练的几点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消防灭火救援对象复杂多变,危险程度逐渐升高,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等火灾扑救时间长、救援难度大的火场对消防员体能素质要求极高。特别是近几年部局提出打造消防铁军理念后,有些部队过于突出战斗力的提升而强化体能训练,甚至有的部队采取“魔鬼式”、“地狱式”等超强度、超负荷、超常规等训练方式,这些不科学的训练方式往往造成参训官兵不同程度身体损伤,甚至致死。下面就如何避免这些因为不科学的训练方法而导致的伤害,如何做到科学施训,谈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科学实施;消防;体能训练
  练兵的目的是为了强兵,强兵的目的是为了用兵,用兵其根本是要发挥其战斗力,而战斗力的发挥需要体能的支撑,所以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就需要部队要拥有良好的体能基础。
  1 训练伤病的分类
  體能是消防业务技能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直接影响着消防业务技能训练开展的好坏,体能训练,更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而在训练中,由于过于突出训练成绩,或者采取不科学的训练方法,就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训练伤病的出现。笔者通过对参加2010年打造公安消防铁军区域比武竞赛和2011年全国第一届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比武竞赛某省集训队训练伤病情况调查分析总结出具体伤病类型如下:组织损伤,包括肌肉疲劳、肌肉拉伤、韧带拉伤、肌腱损伤、骨膜炎等;关节损伤,包括颈椎、肩关节、腰椎、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其他损伤,包括抽筋、静脉曲张、脱臼、积水、骨折等。其中组织损伤占50%,关节损伤占30%,其他损伤占20%。
  2 训练伤病的成因
  消防体能训练,是消防部队开展各项训练工作的基础,消防部队历来关心和重视体能训练,但在理念、思路、方法和内容上,有待于分析、研究和进一步拓展,在现行的消防体能训练中,没有把握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执行训练计划随意性大,组训方法不够灵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效训练多、有效训练少,重结果、轻过程、盲目性大、合理性小,这些是导致训练伤病的主要原因,影响训练的效果。
  2.1对项目的训练要求不清,偏离训练目的。消防部队体能训练受条件环境的局限,缺乏合理性,但大多不合理现象,是人为造成的,对训练项目的训练要求不清,偏离训练目的。每个项目都有其内在的训练要求和原则,如果对这些原则把握不准,就会导致“盲练”。如进行爆发力训练时,没有科学的控制间歇时间,间歇不充分,练习持续时间过长而转为力量耐力训练,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没有达到应有的训练强度(80%以上),而成为一般性的热身活动。“盲练”还表现在不遵循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如3000米、5000米佩带空气呼吸器,这个项目的设计已超除体能训练的范畴,把它做为消防体能训练项目,又缺乏它的实用性,佩带空气呼吸器快速长距离奔跑在灾害处置中极少发生。
  2.2不顾训练对象的客观情况,随意超负荷。消防部队各支队、总队每年都要进行比武竞赛,各单位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往往组织业务骨干进行集中训练,忽视受训者的实际情况,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效应,就造成“蛮练”。在《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中规定体能训练每天为1小时,但是在集训中往往每天要进行长达10小时以上的训练。
  2.3缺乏训练热情和主动性,被动接受训练。组训形式不生动,训练方法不灵活,考评制度不严谨,难以激发官兵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动训练与主动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效果是截然不同,单纯地从完成任务而练,很难取得训练的实效,消防体能训练,应采取多、灵、广的方式,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要从组训形式多样化着手,如拓展训练空间,把搏击、极限训练引入消防体能训练,把枯乏的耐力训练与室内多层次的力量训练有机结合,扩大训练范围,使官兵在肢体力量、耐力、速度、技巧、灵活性方面,进行全面地综合训练,改进训练方法,可以把训练与游戏、训练与竞赛相结合,也可以设计过关训练项目,采取淘汰训练方法,娱中有练,练中有娱,奖中有罚,罚中有奖,从而激发广大官兵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更好训练效果。
  2.4训练方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的指导。目前基层部队所开展的体能训练项目只是片面的提高某一方面的单项素质的提高训练,而没有考虑全面性的训练内容。在训练的方法和形式上往往只是局限于计时、数个数等追求数量的模式,而对于质量的要求就有所下降,怎样将数量与质量相完美结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要勇于面对的挑战。例如消防部队绝大多数官兵存在腰肌劳损现象,造成腰肌劳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目前我们的一些训练内容和方法不科学,使得我们的战士们没有进行科学的训练。再例如进行爆发力训练时,没有科学的控制间歇时间,就会导致因间歇时间过短,而使爆发力训练转为了耐力训练;进行速度耐力(如:携水带负重跑)训练时,没有达到应有的训练强度,而成为一般性的热身活动。
  3 防止训练受伤方法
  如何避免这些因为不科学的训练方法而导致的伤害,选择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是关键。
  3.1准备活动要充分。凡消防部队进行体能训练,不因条件和环境的局限,必须做准备活动,人体在安静状况时,各个器官尚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能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做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使植物神经系统,特别是心血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它的活动能力,以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使肌体进入工作状态,防止运动创伤的产生,准备活动可选择慢跑、崩迪、做操等,目的就是预热身体,活动关节,进入兴奋,避免伤痛,以身体出细汗为宜。
  3.2辅助练习要全面。辅助练习,是提高综合训练成绩基础,要有针对性选择,如上肢力量训练,可选择,单双杠、俯卧撑、杠铃推举、推小车、爬行等,下肢力量训练,可选择,压杠铃、娃跳、鸭子步等,总之,辅助训练要全面,要将身体每一个部位都要练到,另外,辅助训练可增加娱乐、游戏和比赛的内容,提高训练热情,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3.3专项训练要合理。专项训练,指的是某一个项目的训练,但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练速度,就是跑100米,练耐力,就是跑5000米,重复训练固然重要,但人的体能是有限度,盲目训练,只能是偃苗助长,急功近利,只能欲速则不达,如100米体能训练项目,主要是训练速度、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如果训练就是跑完整的100米,要不了几次,就进入体能的极限,很难提高训练成绩,如果进行合理分配,首先进行准备活动,将身体预热,其次,进行大量的辅助练习,摆臂练习、高抬腿、碎步跑、车轮跑、侧身跑、后蹬跑。然后,将100米合理进行分段,20米起跑、60米加速跑、20冲刺,通过合理训练,有效提高专项训练成绩。
  3.4极限训练要科学。按照运动学中训练成绩曲线,不是一直走势向上,而是形成起伏向上形态,必须要经过疲劳期,而造成疲劳的方法,就是加大训练强度,也就是目前流行超极限训练,超极限训练,并不是盲目地加大训练量和增加训练强度,而是根据人体的承受能力,以脉搏、心跳、血压等数据为参考,循序渐进,逐渐加量,使训练者感到极度疲劳,但不造成身体上伤害,通过恢复后,训练成绩明显提高,体能训练成绩的提高过程,就是不断冲击极限,不断恢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3.5恢复训练要坚持。恢复训练,是消防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紧张、高强度体能训练后,植物性神经系统由紧张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如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或躺下,肌肉运动就会立即停止,下肢静脉的血液就不能很快向心脏回流,这时心脏活动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心脏仍然将大量的血液输送到下肢,而造成下肢郁血胀,脑部及身体部分缺血而容易发生“重力性休克或其他不适感。无论是精神还是肌肉,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放松,是恢复训练的主要手段,消除疲劳、避免伤痛,是恢复训练的根本目的,多年来,消防体能训练对恢复训练重视的程度不够,留下许多体能训练后遗症,教训是深刻的,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运动训练研究表明,在进行一次较大的训练负荷后,经过24-72小時才能较充分地恢复。如果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跑一次5000米跑,就势必造成过度训练,过多地进行跑跳较多的训练,使下肢负荷过重。当训练负荷过多地集中在身体的某一局部,就会导致局部负担过重,容易发生训练伤。
  4 科学实施训练方式
  体能训练是基础训练课目,不仅训练内容要科学编配,而且要坚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组训原则。同时训练方法要活泼新颖,形式多样,保持官兵的训练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训练质量。
  4.1体能训练方式方法要创新和突破,使体能训练摆脱枯燥和厌烦的人为因素干扰。现在各基层中队官兵兵龄层次拉开的比较大,有的中队甚至有兵龄脱节现象,这一形势决定了在开展体能训练时应因人而宜的同时突出集体群众性,防止有些所谓的“老兵”倚老卖老,训练时不自然的就降低了对体能训练的要求和兴趣。在训练课目安排上,安排穿插一些体育健身操、30m跑动式俯卧撑、花样跳绳训练等新鲜课目,增强训练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达到科学练兵的效果。
  4.2改变原由的体能训练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体能训练成为广大官兵长期自觉的行动,而不是一种负累。这一点还是决定了体能训练目的的走向是朝“练为看”和“完成任务”的狭隘方向走,还是朝“练为战”和“强身健体”的广阔方向走。把体能训练作为基层中队长期性的训练内容搞出活力,因地制宜创造新的训练形式,丰富官兵的训练思维和理念,就能走出所谓训练枯燥的低谷,朝正确的方向走,使体能训练创造出真效果,为官兵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为圆满完成执勤备战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体能保障。
  4.3实行分级训练,提高战士在训练中的竞争热情,把训练搞活。可根据以往的训练成绩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标准,然后进行考核定级,即根据考核成绩把训练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制定出各个级别的训练指标。每月考核一次,检验训练质量。根据考核成绩进升降级。这样有利于激发战士的训练积极性和自尊心,形成一种自我激励机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运输业中公路仍然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公路,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机动性,在我国的运输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公路不同于铁路等运输方式很容易造成破损,需要常年维修养护。如果维护的方式不够科学、维护的次数不够多就会造成公路的大面积损坏,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本文而我们通过分析我国公路养护技术现状、公路养护所需要进行的工作等等方面系统的让读者了解公路养护的技术与应用
【摘 要】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一项特色产业,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链条,而在中药产业链条中,中药材生产是其源头环节,中药材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药产业链条中后续的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因此,相关的中药行业要立足于中药产业链条,从这一方面出发,对我国的中药生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合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以更好的推动中药材的生产,从而实现中药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药产业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经济的基础,在企业转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政工师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切实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新形势;政工;思想政治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企业政工工作是关键。对企业而言,政工工作是搞好企业各项工作的关键,是企业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建设工程预结算的概念及其主要作用,并对编制审核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措施分析,最后对加强工程预结算编制审核质量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结算编制;审核质量;方法措施  一、工程预结算概念  所谓的工程预结算指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完成工程造价计算的过程。通常其主要包括工程估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内容。工程预结算需要计算出施工工程中
近年来,农村小额信贷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成为各国扶贫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发展中国家更是飞速发展,我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我们也正在紧跟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力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的概况、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方式、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概况;应用;方式  一、智能电网的概况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且由于人口的剧增,能源的供应也越来越紧缺,因此,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