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德育工作方法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质是要塑造学生崇高的人格魅力。校长作为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主管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处事理念,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校长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德育。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曾经走过弯路,出现过失误,但这也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当代的教育者对德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校长;德育工作;德育意识;工作方法
  近些年来,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国际恐怖势力构成了危害我国治安稳定的“三股势力”。他们也将思想渗透的矛头指向了我国各级各类的学校,千方百计地向我国教育领域渗透恐怖主义思想,严重危害我国在校学生的精神健康,这也给我国的德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我国的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作为一校之长,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要更多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努力构建具有生命力、内容丰富、积极健康、切实可行的德育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德育的深化改革工作。本文以加强德育意识为出发点,主要分析校长德育的工作方法。
  一、加强德育意识
  1.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加强素质教育不动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追求,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加深教职员工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切实将德育工作做到实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抓住德育的要点,紧跟时代步伐,让德育工作与时代接轨,不断提高德育的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不断的实践、考察和思考,担负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加强和改进德育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现在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课堂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与“科教兴国”战略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关系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地处国家边防要塞的地区,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为我国国防安全培育出更多忠于党和人民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长的德育工作方法
  1.加强对学校领导的德育工作
  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要加强学校领导的德育意识,提升学校领导的道德水平,将德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教学活动中,要把德育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以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员保障。
  具体操作上,第一,可以成立德育工作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学校其他领导为组员,在小组内探讨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与德育有关的法规政策宣传工作。第二,定期开展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三,学校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校长做好德育工作,将德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上、以及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去,形成校长——校领导——政教处——教师——学生的德育链,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2.把握德育的时效性
  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必须要确保德育的时效性。我们所讲的时效性,指的是对学生的德育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德育工作内容必须贴近时代特点。教师作为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德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其德育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应该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更新自身的德育知识,了解当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特征,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首先,校长要有一双慧眼,选出一批道德高尚,有敬业奉献精神,能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德育知识培训讲座,不断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更新教师的德育知识储备,批量培养优秀的教师,明确教师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最后,在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给班主任教师更多的福利,以调动其他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同时要选择具有高度责任心、道德品质优良、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做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有效利用德育知识制定管理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德育。
  3.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推进德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同时以团结友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坚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全体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同时,对于一些民族成分复杂,从小受宗教影响较大的学生,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国旗献词比赛、爱国誓词、主题班会、专题海报、宣传橱窗等,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此外,还应该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师生之间形成崇尚道德、学习道德的浓厚美德氛围。
  综上所述,校长可以根据文中提出的德育工作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同时开发一些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如理想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奖惩法等。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实践,寻找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志春.专业标准框架下的校长德育工作探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7):41-45.
  [2]朱洪秋.提高德育校长领导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效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7):54-56.
  [3]程鹏宇.浅谈德育工作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教师,2017(32):18.
  [4]曲保华.基于校长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管理工作[J].中外交流,2018(6):63.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师院校实施音乐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弘扬民族音乐,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便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的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  【关键词】高师院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不仅要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本身, 了解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也非常重要。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我国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发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北站站台雨棚由钢立柱、悬挑钢梁和钢拉杆组成,钢拉杆一端与钢柱连接,另一端与雨棚相连。钢拉杆在立柱两端对称布置,并施加预应力,形成自平衡体系,减小了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对高中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应该成为当前新高考制度改
[摘要]文章从考虑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切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模式  [作者简介]潘文生(1966- ),男,广西合浦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与数学教学法研究。(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为了最大程度的使学生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促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全方位掌握音乐基础技能,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本文对情境教学法运用于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教师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前言  视唱练耳这门学科最早源于欧洲,晚清时期被引入中国。我国于1
研究目的:通过阐述环氧树脂砂浆应用的现状,针对环氧树脂固化剂等辅助材料的毒性及环氧树脂砂浆收缩引起粘结面粘结不良,对环氧树脂砂浆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及砂浆的各种性能进
音乐学科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虽然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依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又派生出了一系列新型分支,这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等人的研究证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通过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这一实验称为教师的期望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师的期望效应,对于帮助我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
混凝土现浇结构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客观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与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