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职业农民的主体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业农民,农业部等部门表示,“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培训百万新型职业农民。
  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而且因为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较好经营效益,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而传统农民由于种地规模狭小以及缺乏专业技能等“短腿”,不得不通过打工等其他手段来补充收益,抛荒撂地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是一种“兼职农民”。因此,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逐渐推广普及,将有效缓解并最终解决“明天谁来种地”的难题。
  随着农村青壮劳力大举进城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地方留守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一些地区调查显示,留在农村务农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没有承包地、没种过地、也不愿回乡务农。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占84.5%,希望留在城里居住的占93.6%。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那么,谁将成为职业农民的主体?有两名青年农民,一名从西南农大毕业后到四川双流县承包了大片农地种植蔬菜,通过几年摸索,逐渐掌握了当地气候土壤特点,种出来的蔬菜比别人好许多,农民跟着他收入也增加了,现在好几个地方都请他去承包菜地。另一名是湖北枣阳的种植大户,父亲带着儿子种了几百亩水稻,因为收入好,两个孩子都愿意种地。
  这两类青年农民很有代表性,一个从专业农校毕业自觉从事农业耕种,一个子承父业不离开土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懂技术,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将是这样的农村青年,比如,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的继承人,或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或主力成员,或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农校学生等等,以及农民植保员、经纪人、农机大户、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
  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心放在这一巨大群体上,才能确保培育新型农民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才能确保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也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一所中学教书,教初中语文。  在走上讲台之前,我以为教书没有什么难的,何况只是个初中语文!不就是读读课文、解释解释字词、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吗?然而,越教我越发现文章结构的精妙,语言文字的深奥。特别令我头疼的是七八年前学过的课文,现在重新读起来还有个别字词读不准音!只好买了本《新华字典》,把那些不敢确定读音的字词一一注上音,这样才不至于在学生面前出丑。  但渐渐地,我也变得懒散起来了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成因相当复杂,目前已认识到纤维化的特征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并需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大量介质的参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的下游效应介质,具有明显的丝裂原性和趋化性,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参与调节细胞增生、分化、胚胎发育以及伤口愈合[1].我们探讨了CTGF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