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后疫情时代”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居民财富也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已达百万亿级,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相继加入,财富管理服务提供者大幅增多。同时,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金融机构更是探索用科技化手段去解决财富管理效率、专业性、覆盖范围等问题。财富管理市场正迎来巨大变革。
  后疫情时代财富管理出现了哪些新變化?面对新的环境,财富管理机构又应该作出哪些改变?在9月5日举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创新和改革非常重要,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金融机构专项中国区负责人何大勇近期也表示,对于财富管理机构而言,此次疫情危机可谓当头棒喝。各机构应从现实的警钟之中得到启示,重启本应早该开始的变革。
  金融科技赋能财富管理
  “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东海表示,财富管理行业要积极拥抱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应对动态金融风险方面,更应该积极发挥资管行业跨区域、跨时间、跨市场、跨行业、跨品种的大类资产配置的优势,大量研究表明,大类资产配置是控制风险和长期趋势的主要驱动力。
  “居民更加重视财富安全和财富管理,后疫情时代财富管理呈现出:配置理念的安全化、投资品种多元化、线上投资普遍化、资产布局境内化等四个特点。”邮储银行行长郭新双在论坛上表示。他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疫情后国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态势,使得中国成为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布局的重要方向,境内市场正成为海外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不过,郭新双称,相较于国际成熟的财富市场,我国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服务产品、客户教育等方面还有不少的差距,而疫情的冲击给财富管理市场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正走向低增长、高波动的新环境,给财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新双提出,改革是推动财富管理发展壮大的动力,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配置效率的新引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有序规范的债券市场建设、丰富多元的股权市场建设,都将为财富管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他认为,财富管理机构要始终把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特色化的服务为居民和企业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服务,同时要积极推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财富管理机构要在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优化收入结构、服务实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郭新双说,财富管理机构要加快转换思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的建设,提升资产配置的能力,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防范各类风险的交叉共振,打造全要素、全视角、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要通过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打造全球化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财富管理机构要不断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和标准,升级完善智能营销服务平台,深度挖掘并主动跟踪客户需求,为广大居民和家庭财富管理提供营销管理、资产配置等智能化的运用,提升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服务体验,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和战略变革。”郭新双说。
  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范文仲表示,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而言,在金融科技赋能财富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在几个重要方面要深化改革创新。一是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筑牢风险底线。二是要重视基础设施制度的建设,打造服务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财富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推动财富管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有效释放财富管理发展的内在潜力。三是要牢记金融价值观。财富管理是一项“思己利人”的事业,这就要求每位从业者和机构要以医者仁心的财富精神,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老百姓服务,秉持信义义务,敬畏市场、敬畏常识。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在论坛上表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加快市场化的改革。从金融方面看,最核心的是要建立更加包容开放、结构合理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要适应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
  财富管理的传统业务模式渐趋瓦解
  据艾瑞咨询的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有望达到243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高净值群的资产配置将从房地产、企业股权向金融资产进行更多的转移,其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预计仍将维持年化16%的快速增长。
  近20年来,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监管日益收紧,财富管理的传统业务模式渐趋瓦解。BCG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财富管理市场正经历着根本性、深刻性的趋势变化。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2018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可投资资产在3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群体规模达到1.23亿,预期到 2022年这一群体规模将达到1.83亿,而这一部分投资人群并未被传统财富管理机构所覆盖。而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20年间,全球个人财富规模扩大了近3倍,数字化让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变得近在咫尺,在提升经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一方面,财富市场历经数次危机增长不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惠及更多群体财富积累。过去20年间,全球逐渐形成“双速世界”的格局,发展市场的财富份额长期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亚洲和其他发展市场仅占全球财富份额的9.3%;2009年,上述份额飙升至17.3%;到2019年,更是一路跃升至25.3%。以中国为例,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家庭平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25%以上,比欧美地区平均高出近10%。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充了全球富裕人群的规模。1999年至2019年末,全球百万富翁的数量(以美元计)翻了近3倍,从890万增至2,400万。


  BCG报告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可能将对全球市场造成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世界各地的企业频遭打击,多数经济体先后陷入衰退。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经济复苏速度依然难有定论,短期内疫情将导致财富缩水几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疫后复苏情况决定未来数年走势。BCG分析显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可能将呈现三种情景:一是快速反弹。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经济产出有所萎缩,但经济反弹较为迅速。二是缓慢复苏。疫情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即便2020年增速有所反弹,但触底更深、复苏也更为缓慢。三是持久破坏。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过于严重,引发长期的劳动力和生产力危机。但是,无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终将走向何种情景,财管机构可能都将面临更多压力。首先,管理费在机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13年管理费仅占其收入的30%,2018年则占到了45%),而管理费受市场下行作用的影响较大。其次,许多机构在疫情来临之际的财务状况尚不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第三,财管机构的成本收入比也较以往更高(2007年为60%,2018年为77%)。与此同时,BCG报告称,近20年来,跨境财富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从1999年的3.1万亿美元,一路猛增至2019年的9.6万亿美元。但受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拖累,2020年跨境财富仍将大跌5.4%至10.2%。另外,地区间跨境财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未来5年,预计中东和拉美地区的跨境财富份额增长亦将略微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
其他文献
铁路货车重载、提速后,行车安全更加重要,对车辆制动要求更加严格,本文着重分析了制动梁端轴定位不准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
新冠疫情下,吉林省贸促会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吉林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7月9-12日,应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贸促会邀请,吉林省贸促会组织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长春盛昊电子有限公司参加“2020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并出席相关活动。  本届科创会由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贸促会、陕西省科协、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以“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出面积1万平方米,吸引了吉林、广东、甘肃、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经济上,许多企业家和企业在各个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旅行限制、出口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生产或经营连续性上的间断。”近日,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业事务领事钟铠任(Roland Brouwer)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专访时指出。他表示,尽管目前几乎所有地方的经济数据为负增长,但由于荷兰政府在财政支持、税务延期以及
作为世界商会联合会(WCF)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迪拜工商会近日正式发布《商会新常态:适应企业需求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分析了疫情给全球商会业务造成的影响,并对商会组织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该报告供全球商会共享,旨在帮助全球各商会了解其他商会目前就应对疫情所采取的行动,分享最佳实践经验,更好服务商会生态系统,助力商会间协同合作。  疫情迫使商会采取行动  该报告是依托迪拜工商会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