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h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习惯是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但中学生在学习上通常会出现一些坏习惯,譬如:做事粗心、学习没耐心,不能持之以恒,做事情没毅力,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了。这些坏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学习不利,而且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也很不利。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我在班级里也发现了这些情况,同样的默写,有的同学背得流利,写得也正确无误;可是有的同学背诵得很流利,默写却毛病频出,订正作业时连他自己也不能相信错了那么多。
  我很想帮这些学生培养细心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
  习惯是人的不自觉的行为,是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惯性。对于学习来说,学习习惯有两种,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需要督促去自觉地完成作业,上课能自觉地听讲,课后能主动复习和进行课外学习等。还有一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不能主动完成,学习喜欢拖拉等。根据我们调查,小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上课,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少数学生在听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能自觉的认真听讲,喜欢做小动作,有的还喜欢讲话,特别是对课外作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喜欢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有的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中的课外作业比较多,这些作业主要靠学生自觉完成,因为在课外的学习老师很难去直接督促,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有一个学生本来学习成绩很好,语文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可是后来由于玩网络游戏形成了习惯,结果作业就不能按时完成,时间长了,他养成了一回家就玩游戏的不良习惯,反而把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丢掉了。不到一年,他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几次语文考试成绩都在班级倒数。
  二、语文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既然习惯那么重要,那怎么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呢?
  人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无论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不良的学习习惯,都在后天形成,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后天的训练中养成的。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慢慢形成,不可能靠一两次的训练就能形成,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学习过程。要改变一个坏的习惯是十分困难的,同样,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是很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要想培养一个好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耐心和循序渐进
  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有耐心,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不能靠一两次的训练就能完成。
  人的习惯很多,有生活习惯,有学习习惯,还有休息习惯等,无论是那一个习惯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例如抽烟,一开始抽几次并不会马上有烟瘾,但时间长就会成为习惯。在学习上,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开始少做一两次,并不会就成为习惯,但不做的次数多了,就会形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细节抓起,从点滴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生活中不放过一次良好的行为,在学习上也不能放过一次不良的行为。
  2.要抓住学习细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当我们下决心要培养一个好习惯之后,就要从头开始,对于学生学习中的每一次行为表现都要认真对待。不放过一次坏的行为,特别是开头的训练,要认真地对待。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坏的开头,就可能会形成不良的习惯,有了“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至于说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这是指度过前几天,一个习惯的真正养成,这过程差不多要一个月左右。因为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
  我通过这样的方法和那几个粗心的孩子聊天,打赌,期望他们慢慢地变得细心些了,过程的辛苦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多次失望,甚至想放弃,我都及时鼓励和帮助,现在他们不管是做作业还是做事情都变得细心和踏实了,而且培养了细心的好习惯让他们树立了信心,他们还想培养自己更多的好习惯。
  同事的女儿语文习作成绩不好,原因很简单,缺乏习作素材,为了让她养成晨读的好习惯,要求他每天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时间长了,阅读的多了就积累了很多习作素材。
  语文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素质,也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大圈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作为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要从可编程控制器教学内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原则和教学措施深入分析微课设计和落实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案例基础上全面挖掘可编程控制器微课教学的核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微课教学;作用;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
文学作品鉴赏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又高于理解,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进行赏析,还包括了对作者的主题主旨及思想感情进行鉴赏和评价。鉴赏是对作品的一种分析和赏鉴,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解,其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主阅读,而且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一、训练语感,读懂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学语言不同于白话之处即在于其艺
2011年10月19日,在水利部和财政部在京共同召开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启动视频会暨责任书签署仪式以后,云南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共同召开了云南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前期工
高中作文训练除了培养学生能在规定情境下快速成文的能力目标之外,还应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语言的文采虽非一日之功,但若我们在日常阅读与写作训练中掌握一定的方法,那将为高考作文增色不少。笔者从实际教学实践和汉语言自身的特点出发,提炼几点,以供借鉴。  一、掌握句式表达与内容需要的契合点,富于变化,灵活多样  内容与词句的关系,前人的论述十分丰富。语句的选择与使用须依照内容而进行,情感又
作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是有感而发,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辑录先唐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其学术成就学界早有定评。由于全书卷帙浩繁,亦难免偶有疏误。今就阅读所及,略陈管见。(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