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案例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通过编制针对案例教学效果的5分量表问卷,对2016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眼科学案例教学的201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6名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炼病例信息能力、分析实际临床问题能力及对典型病例的诊断能力的评分分别为:(4.2±0.8)分、(4.1±0.9)分、(4.3±0.8)分、(4.2±0.9)分和(4.0±1.1)分,显示案例教学方法总体教学效果及在培养临床思维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课堂讨论积极性、发言参与程度、自学能力培养、查阅文献能力培养和团队学习能力评分分别为:(3.9±1.1)分、(3.7±1.0)分、(3.6±1.0)分、(3.3±1.2)分和(3.7±1.2)分,提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情况尚不够理想。

结论

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启发与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国内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教育实证研究的现状,查找目前翻转课堂在医学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检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外部特征信息和内部特征信息,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篇文献分布于87种期刊,核心期刊较少,58.8%的研究受到不同级别的科研基金资助,文献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PAL)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改善沟通技巧,有效控制教学成本,因而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PAL的涵义、特点、模型设计及应用,分析了PAL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PAL教学提供参考。
<正>衰老通常是指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必然出现的一系列全身性、进行性的退行性变化[1]。近年来,抗氧化微量营养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受到学者越来越多地
探究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卓越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实践创新为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流行病学基地实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