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z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科学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因人施教,让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但是,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上看,仍然注重的是知识、技能教育。从小学、中学、职专、大学,应试教育的灌输性、强制性仍然根深蒂固。固定的教材、统一的考试、传统的评价模式仍在继续。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像康德、黑格尔那样的哲学家?像比尔·盖茨那样的经济学家呢?……这些都在拷问着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固有的教育模式受到社会的斥责和挑战,私塾教育的个性化培育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凸现出来。是教育的回潮,还是对应试教育的反叛,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时代变革的必然。
  1 个性化教育是每个学生成材的立足点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差别的本质属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与个性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1 性格、情绪的不同
  有的同学爱动,有的同学爱静,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忧郁惆怅。形成原因80%是由于社会、家庭背景造成的。家庭和谐美满的学生喜闻乐见,活泼、爱动、多情;家庭亲情破裂,困苦、遭受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打击,会使青少年学生的心情受到严重创伤,孤僻、自傲、仇恨、报复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容易与教师发生激烈沖突。对这些学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所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加之教师辅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困难是磨练一个人坚强意志的最好教材,正确认识人生、社会、家庭之间的关系,树立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才能培养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能融于社会的合格人才。具体做法是提倡“一点爱”教育,即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信任和支持、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温暖和体贴。[1]
  1.2 记忆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别
  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不同,教师们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别,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扬长避短。记忆好的学生多做思考能力训练和动手操作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加强记忆力方面的强化,增强思考分析能力训练,三者辩证统一,学生的知识、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如果发现不了自己的闪光点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闪光点也就得不到完善和发展。
  2 社会化教育是每个学生融入社会的门票
  个性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教育的过程,但是应当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必须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之中,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守法律、道德、纪律,学会遵守规章制度,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不能光讲个性、不要共性共融。因此,加强社会化教育,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才是当今社会教育的必须。我们具体做法如下。
  2.1 加强社会公德规范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爱护生态环境,爱护美好家园,评选社会公德标兵,弘扬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作为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任何人在社会上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我们要积极培养“有德有才”的人,但若因一不留神而最终培养成“无德有才”的人,那将适得其反,成为一种悲哀、一种灾难,培养出来的只能算“半个人”。[2]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就可以缩短教育成本和缩短教育过程,使其尽快适应社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2.3 加强礼仪教育
  道德是礼仪的内在本质,礼仪是道德的行为表现。谦虚、谨慎、朴素大方、文明礼貌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语言举止、服饰、态度都是礼仪的真实体现。
  2.4 加强生活教育
  从个人环境卫生抓起,勤洗手、勤洗衣服,保持个人和班集体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注重饮食卫生安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养成尊老爱幼和睦互助的家庭关系,体谅父母的艰辛,勇于承担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先进意识,培养自立、自强、自重、自爱的独立意识。总之,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享的人文精神。
  3 公正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公正评价是学校或班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学生的客观行为进行是非曲直的一种判断。首先,我们制定行为评价标准,将我们过去惯用的三好:学习好、纪律好、品德好,变为十个标准,用十个星来代替,即学习、纪律、劳动、创新、卫生、节俭、尊敬、和谐、正义、才艺并制定各方面的标准,例如:学习好首先学习态度要端正,表现为热爱学习、勤学好问。第二,学习方法科学。学习、锻炼两不误。第三,成绩优秀,以考试、测试、平时上课解答问题正确、流畅。第四,表现为社会实习、实践中,能将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自我实践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我们将评价标准分化细解,具有可操作性,改评价方式的每学期一评为每周一评,量化积分,将一周的行为放在每周星期天的晚自习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一个对自我行为的回顾和借鉴。将评价秩序分为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并做到客观公正。有行为、有事迹,即有事实依据,扩大评奖人数,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及时反馈给家长。
  通过新的评价制度,学生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学习秩序、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班风、校风有了很大进步。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荣誉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 宋菲菲.谈创新教学是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J].中国科技创新,2009,20:234-235.
  [2] 孟庆国.“有教养”的高职生的养成之道[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2-23.
其他文献
通过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该文提出了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14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粗糙集理论与方法对杭州市76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证数据分析,通过提取企业信息化成效和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开放手术时机选择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28例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根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中的职业妥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需求问卷和毕业生职业决策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发现在低妥协程度下,学习需求与性别类型呈显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