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不良反应调查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急性期和晚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对门诊随访的89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填表调查,随访的中位时间为3年(2 ~ 23年).结果 发生率较高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主要有重度口干[78.7%(70例)]、耳部反应[66.3%(59例)]、鼻腔黏膜反应[64.0%(57例)];晚期反应有79.8%(71例)患者出现放射性中耳炎表现,其中53.9%(48例)患者出现听力下降,42.7%(38例)出现鼻腔症状,11.2%(10例)仍存在重度口干,66.3%(59例)患者发生2度及以上的龋齿.结论 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晚期不良反应中,放射性中耳炎和龋齿的发生率较高,同步化疗可能增加或加重急性期放疗不良反应,但并未对晚期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临床病理等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3例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1、44和60岁.主要症状为左上腹不适或无症状体检发现.组织学特征是由结构紊乱的红髓组织组成,缺乏白髓结构.肿瘤性纤维样细胞表达Vim,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34、CD31及FⅧ因子
目的 探讨胸腺瘤分期与手术方式和随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腺瘤患者的手术、辅助治疗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采用Masaoka分期(M分期).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M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7例,复发2例.WHO组织学病理分型:A型7例,B1型14例,B2型8例,B3型6例,AB型5例,胸腺癌5例.1例胸腺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2例手术后有肿瘤残留,带瘤生存2年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0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 CDHi25 CDLo127调节性T细胞、NK细胞及NKG2D表达水平,并以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S)是一项全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目前,其已在恶性肿瘤的筛查、分期、疗效监测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对DWIBS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蛋白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的关系,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40例卵巢上皮癌手术标本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 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而卵巢癌组蛋白呈中强阳性表达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胃肠肿瘤LFP方案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胃肠肿瘤交替入两组,治疗组采用左卡尼汀加LF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LFP方案化疗.2组患者均化疗3个周期,对其胃肠道毒性、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体能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发生外周神经毒性12例(40.0%),对照组发生21例(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45,P=0.0195).治疗组发生贫血1
目的 比较冻融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活化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 常规冻融法制备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全肿瘤细胞抗原,收集培养不同时间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利用Transwell法检测冻融肿瘤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用CCK-8法检测各组趋化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结果 冻融肿瘤细胞及培养2h以上的肿瘤上清液对淋巴细胞均有趋化作用;培养4h以上的肿瘤上清液的趋化能力明
目的 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2例胃癌患者资料,术前分别行胃窗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对胃癌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62/62)与64.5 %(40/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69,P<0.05).胃窗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对T1期、T4期分期准确率分别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11例晚期乳腺癌接受以培美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28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及毒性评价.结果 11例患者共完成38个周期化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54.5 %(6/11),临床获益率90.9%(10/11).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
目的 观察FLAG方案在成年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复发难治性ALL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FLAG方案补救化疗;选择20例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复发难治性ALL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首次诱导方案和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依托泊苷及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应用流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