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在素质化逐渐深化的今天,政治课教学应该走“以学生为本”的路,使之成为学生展现知识、发展个性的平台。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 营造“快乐”教学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尽量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以谈心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师生间减少距离,沟通自然就容易多了。我在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及时予以肯定,加以鼓励,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什么独到的见解都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教师把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的融会点,让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观念的改变和更新。
二、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搜集“快乐”素材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生动、形象的例子,创作漫画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识记内容。
三、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1. 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2.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故事《曾子杀猪》里曾子为履行对儿子的承诺而亲自杀猪的故事搞活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让其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欺诈篇》。一些弄虚作假的镜头,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四、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
“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要尽量用亲切的语调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当提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要经常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尽量肯定和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幽默风趣而学识渊博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使课堂充满欢声和笑语,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城县第二中学)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 营造“快乐”教学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尽量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以谈心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师生间减少距离,沟通自然就容易多了。我在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及时予以肯定,加以鼓励,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什么独到的见解都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教师把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的融会点,让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观念的改变和更新。
二、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搜集“快乐”素材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生动、形象的例子,创作漫画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识记内容。
三、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1. 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2.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故事《曾子杀猪》里曾子为履行对儿子的承诺而亲自杀猪的故事搞活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让其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欺诈篇》。一些弄虚作假的镜头,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四、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
“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要尽量用亲切的语调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当提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要经常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尽量肯定和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幽默风趣而学识渊博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使课堂充满欢声和笑语,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