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营造政治课的“快乐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在素质化逐渐深化的今天,政治课教学应该走“以学生为本”的路,使之成为学生展现知识、发展个性的平台。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 营造“快乐”教学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尽量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以谈心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师生间减少距离,沟通自然就容易多了。我在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及时予以肯定,加以鼓励,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什么独到的见解都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教师把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的融会点,让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观念的改变和更新。
  二、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搜集“快乐”素材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生动、形象的例子,创作漫画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识记内容。
  三、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1. 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2.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故事《曾子杀猪》里曾子为履行对儿子的承诺而亲自杀猪的故事搞活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让其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欺诈篇》。一些弄虚作假的镜头,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四、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
  “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要尽量用亲切的语调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当提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要经常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尽量肯定和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幽默风趣而学识渊博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使课堂充满欢声和笑语,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城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篇的作者或者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悲剧色彩,研究这些悲剧所体现出来的复杂人性,将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更深的理解这些名篇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魅力和审美价值。  悲剧或者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摧毁美好的东西或者压制合理的要求,让读者感受到毁灭的惨烈,遭遇到情感的震惊和激荡,产生深刻的怜悯、同情、激愤甚至恐惧的心理体验,从而获得独特的悲剧审美体验,从而引起对人性更多深沉的思索。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开拓,创新的意识被唤醒,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情感表现;
本文以2007年黄埔区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为例,探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现存的问题,认为2007年仅指定考试一个必考项目200M欠妥,并且评分标准太高;学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忽视学生技
摘要:从属和弦的预备和解决,是和声学上重要的技法和理论问题之一。它为和弦序列的进行、和声语汇的编配以及作品结构的展开、终止都提供了较为新颖的音乐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前辈而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从属和弦的预备和解决,彰显出贝多芬在音乐创作理念上开拓和创新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特点。  关键词:重属和弦 贝多芬 预备 解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是对广大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必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充
对于一道看似很简单的物理题,学生中出现的两种解题方法、思维方式似乎都很正确,解题过程也很严密。然而,其中一种解法与正确解却相隔甚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本文通过剖析这
摘要:汇编语言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的语言,但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内容滞后于硬件的发展,与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其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验教学方式上作了一些改革。  关键词:汇编语言;交互式教学;DEBUG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提供给用户的能利用计算机的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语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技术、控制系统、操作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逐步形成创新能力作为根本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心理阶段,旧的教学模式以灌输知识为主,压抑学生在认识上的主动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如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试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