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虚无等问题,因而,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体系,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应加强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文化渗透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群众的理想信念,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体系,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虚无等问题,因而,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文化渗透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群众的理想信念,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引领力
  社会进步离不开先进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先进道德理念,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就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之内化为公民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外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与实践行为。任何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理论被群众掌握之后,才会变成物质力量”。[1]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变成实践形态,这既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要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成为公民的价值目标、人生理想、社会信念和行为自觉,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
  所谓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之教育和武装群众、改造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群众的精神武器与道德信仰。辩证唯物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实践是理论生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同时,理论对实践有着反作用,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为社会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此外,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造社会发展的动力,既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世界历史的推动者。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将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政治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高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社会理论,是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因而,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所在,也是社会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多重意涵
  (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渐明显,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人们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等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追求、价值信仰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多样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杂音,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文化泛滥,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遭到严峻挑战。因而,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民化、大众化,确保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融入体育、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形成广泛地社会共识。
  (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国际形象的亲和力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力,其中,文化软实力主要指文化向心力、价值信仰、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观念等内容,而文化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及影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当今世界,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文化软实力成了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有着较强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美国凭借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以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各地大力宣扬美国的自由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等,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冲击。
  也就是说,对内而言,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兴旺发达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外而言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吸引别国认同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用大众化、个性化、通俗化的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主流价值观的文化感召力与思想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理想的社会认同。同时,要从文化精神深处感召大众,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对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树立精神旗帜的现实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逐渐多样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些意识主要表现在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派别等方面,这对活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纷繁变幻的社会思潮。因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前进树立精神旗帜,这对坚定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准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需要尊重不同民族、阶层和群体的价值信仰和社会差异,以多渠道、多路径、多元化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认同度,以最大限度谋取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旋律。
  第一,增强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电脑、手机等现代媒体都有着广阔的信息传播渠道,都有着强大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等功能,在文化宣传、思想教育、意识形态传播等方面有着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因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用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的议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核心价值理念。同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信仰和舆论导向,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思想宣传力和舆论引导力,提高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针对性、教育性和感染力,形成“主流价值观通俗化,主旋律节目好看感人”的新局面。
  第二,提升社会的教育引导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不仅需要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还应该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提升社会的教育引导力。首先,应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应认真学习领会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日常行为规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诠释。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见党员干部对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建设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不断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执行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责任意识,使之成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忠实践行者,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其次,应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因而,应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用之教育广大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认知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成长规律、生活经历、身心特点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多种主体性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和学生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社会认知,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
  此外,应拓宽公民教育渠道。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图形并茂的特点,不仅深入大众生活实际,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极易感染大众,易引导群众心理。因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过程中,应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传播渠道,重视电脑、电视、网络、手机等多样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
  第三,实施文化渗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寄托,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价值信仰。任何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如此,只有用潜移默化的方法与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才能使之扎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和共同理想。因而,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融入影视文化、网络文化、行业文化等社会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盛行、奢靡之风泛滥等社会问题,提高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社会共识不断分化,为了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将之转化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落实于群众的自觉行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高潮。
  参考文献:
  [1]周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周玉,马建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路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3]张少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表现及路径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张飞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9,(4)
  作者简介:
  刘河芬(1982~ ),女,河南省新乡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
其他文献
金庸武侠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能找到先立再破的叙事策略,金庸武侠剧两个经典的叙事模式——成长模式和复仇模式中都能寻找到立与破的踪迹。这种叙事策略从形而上的观点来看就
摘 要: 全军院校教育计划会强调: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院校作为部队人才培养的先驱者,担负着向部队输送“能打仗、打胜仗”的信息化条件下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必须坚持实战化原则,努力创造实战化环境,实现教学与部队实战化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对接缺陷 院校教育 人才培养 部队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军队院校改
正余弦定理是三角函数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时变形的技巧非常强,因此不少学生对稍难一点的题目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些使用正、余弦定理的常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艺术,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记录着中华民族先辈们的劳动业绩和音乐创造才能,反映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 音乐 特点  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记录着中华民族先辈们的劳动业绩和音乐创造才能,反映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中化文化做出了贡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1.四环素类。该类药物可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形成络合物,大大减少其吸收成分,降低其疗效。2.含铁药物。该类药物中的铁剂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容易发生竞争,使铁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自然科学版)迎来了她的百期纪念日.
摘 要:企业文化理论是以西方先进生产力、经营理念和员工素质为背景和研究焦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弄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关系  进入21世纪,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无疑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
目前我国培养动乘人才的院校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实施专业教育与训练,满足日益发展的铁路市场的需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普通高校的教育相比,高职高专的教育优势在于
冬季天气干燥,皮肤容易脱皮瘙痒。为起到预防作用,可尽量穿纯棉内衣,并保持清洁和宽松。其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和豆制品,少吃刺激性食物,如
塑料袋分无毒和有毒两种。有毒塑料袋由氯乙烯制成,用其包装食物有中毒危险。rn如何辨别这两种塑料袋呢?(1)把塑料袋放在水里,并用手将其按到水底,稍等片刻,浮出水面的即为无毒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