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导学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deti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阳光导学高效课堂的实验课题活动中,参与教研活动,遵照“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集合;教学目标;创设认知冲突;课后反思
  集合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例子来理解。集合,对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见到。把一根小棒圈在一个圈里,就表示数字1。把五面国旗圈在一个圈里,就表示数字5。到了高年级,认识四边形,三角形我们也用集合来进行归类,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我们也又要用到集合的交集。所以本单元介绍了,韦恩图表示集合及交集并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交集并集,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次活动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教学方法:采用游戏,直观演示教师讲解师生合作探究以及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探究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如下:
  一、 激趣导入
  我设计了两个导入。第一个,“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但是只买了三张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怎样列式?第二个,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小棒,那么摆这样的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重复现象,也就是说有一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身份重复了。有一根小棒既属于与第一个三角形,又属于第二个三角形,重复了。学生能够用“……既是……又是……”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数学意思。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简单实例,从简单数据入手,引发学生的认知热情。
  二、 引出问题,创设认知冲突
  1. 出示表格,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解决两项比赛一共有多少人时,答案有了争议。有的学生认为是17人,也有的学生认为是16人,15人,14人。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找准知识的教学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2. 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表達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借助图表,通过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涂一涂等方法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参加两项比赛的人员情况。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 对比分析,揭示课题,介绍韦恩图。以上同学的方法都很棒,能够清楚地看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情况,很直观,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介绍韦恩图。通过课件演示集合的交集、并集明确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4. 列式解答,加深对运算的认识。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每一种算法的意义。这个题目一共有四种不同的算法。
  三、 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第一个练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从众多集合元素中挑选交集元素的过程。由于有具体元素的支撑,所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集和交集,达到建模的目的。第二个练习是让学生填写韦恩图,巩固对韦恩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集合的含义和交集、并集,加深对交集意义的理解。第三个练习脱离具体集合元素的支撑,让学生从集合元素个数的角度抽象地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第四个练习是拓展提高。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同学有8人,参加两项比赛的同学最多有多少人?最少有多少人?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帮助学生理解重复的人数越少,总人数越多,重复的人数越多,总人数越少。
  四、 存在的问题
  1. 在激趣导入环节,我本来是设计的情境是这样的。有一个同学在班级里担任班干部的角色是重复的,比如既是语文课代表,又是数学课代表,然后让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同学到前面来,语文课代表同学站在左边,数学课代表同学站在右边。那么担任双重身份的这个同学就有了矛盾冲突,他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里,那么其他同学呢,就会在给他出主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矛盾并帮助他解决了矛盾,从而发现重复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个情境的设计,既能让学生看到有一个同学,既是语文课代表,又是数学课代表,有些同学只是语文课代表,有些同学只是数学课代表,这样就把所有的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是只是语文课代表的同学,一部分只是数学课代表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既是语文课代表,又是数学课代表,而总人数要比语文课代表的总人数加上数学课代表的总人数的和要少。通过这个情境导入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初步理解的学习任务。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通过调查发现,班级里竟然没有这个同学。所以我只好采用了两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但是这两个脑筋急转弯题,对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度较大,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本节课,学生展示的作品较少,本来应该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兴趣来源于什么?来源与成功。只有成功才会有继续探究的更大动力。课堂上学生探究出来的自我作品有30多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采用了画长方形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了连一连的方法,有的学生用了涂色的方法,也有的学生,把名字进行分类归类儿。还有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学生,相同的符号代表同一个人,让我们看到学生的参赛情况一目了然。这些作品展示的学生聪明的智慧,是他们智慧火花的展现。可是由于是公开课的原因,我们没有都把它展示出来,这也是一大遗憾。
  作者简介:
  付晓辉,高级教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进修校附属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针对班级管理中现有的问题,对症下药地加以解决,则可使得班级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有效地解决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痼疾。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头羊,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
摘 要: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亲情关爱和价值观教育的引导,易出现的精神空虚、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和培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留守儿童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试图引入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留守儿童运用和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案,合理性的教育培育路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摘 要: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以及阅历浅显,而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在生活中缺乏相应的应用氛围,这多重原因直接导致小学英语的教学存在一定的不如意之处,如何突破小学英语的教学瓶颈,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笔者以为,唯有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热情,激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强烈认同,让小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这样,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学习,而达成这一愿景,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创设和谐情境,构建良
摘 要: 在国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各高校创业人数逐年增长。为了解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及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温州茶山高教园区创业园所在创业者为研究样本,在调研了解其创业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创业教育效果及学生创业意愿,从中发现了继续创业意愿不足等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及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教育;创业特征;创业意愿;茶山高教园区 
摘要:课外生活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来源之一,以节事旅游——洛阳牡丹花会为基石,挖掘其背后部分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用真实的教学试题案例辅助分析,让学生逐渐学会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生活课堂化。  关键词:节事旅游;牡丹花会;课程资源;核心素养  节事旅游即某一个地区或城市,以独特的气候条件、文物古迹、民风民情等为核心,具有特定的主题、稳定的时间和地点,以节庆或特殊事件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这些素养要求必然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得以体现。要想决胜高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固然重要,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不可忽视。为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获取高分。  关键词:历史;解题;探究  目前江苏历史高考试卷选择题占了总分值的50%,也是拉开学生差距的主要题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
摘要:教师可以初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几何知识为基点,以初二几何课堂教学的整体以及各个环节为立足点,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系列化、集约化、渐进式的指导、训练和培养,引领学生对几何学习过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反思。  关键词:初二几何;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几何占据着整个初中数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几何课程的深入,初二几何的概念、性质、判定等知识更多,难度更大,学习要求更高、更
摘 要: 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技巧。  关键词: 幼儿;合作;意识;一日;活动;能力培养  一、 引言  《纲要》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造成幼
摘要:本文从顺德区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两方面进行了运用团体心理辅导降低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对降低职业倦怠为目标的教师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形式、方案设计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职业倦怠;可行性;实施  一、 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分析  与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源相对比,中职学校教师面临的压力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摘 要:如何让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学、好学数学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分析、挖掘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趣味性。其中利用数学游戏的教学方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游戏;课堂效率  数学既没有语文那样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化学、物理那样的充满乐趣的动手实验操作,更没有美术、音乐那样的快乐与轻松。因而学生在学习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