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钳工教学的质量逐渐提高。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较为机械和单调,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因此,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钳工实训教学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针对在钳工实训课程中如何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几点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钳工教学;任务驱动模式;应用策略
钳工实训是一门技术课程,钳工实训课程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应重视钳工教学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钳工实训的教学质量。在钳工实训教学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是钳工实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钳工实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师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利用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进而提升钳工实训课程的质量。
一、职业院校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理论性较强,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灌输知识,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导致钳工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缺乏教学经验,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思维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
钳工实训课程教学中依赖的硬件设施和相关设备较多。从目前来看,部分职业院校在钳工及类似专业的硬件设施建设上不够完善,实训基地环境较为简陋,机器设备老化,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故障。学校对实训课程不够重视,对硬件设备的维护不到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地教授理论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钳工实训教学模式机械单调,训练内容单一,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降低。钳工作为机械加工专业中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职业院校要从改进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入手。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解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以完成任务为主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问题。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通过任务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任务动机的驱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或通过互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使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边探索边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通过任务设置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不同的任务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设计实训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
三、钳工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策略
1.明确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教学法。钳工教学注重实践性,对于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开展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时应明确学习任务,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有的放矢。
2.激发兴趣,引入任务。钳工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统筹兼顾,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讲课时可以使用课件、挂图、模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教育界广泛运用。职业院校钳工教学中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例如,教师可以在实训课上播放钳工操作视频,向学生示范钳工技能,有利于学生提高钳工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搭建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资料和交流互动,提升钳工教学的质量。
总之,钳工教学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專业,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钳工教学的关键。因此,改进、完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锁牢,崔慧娟.“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技术课程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5).
[2]胡崇伟.钳工实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苏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16(11).
关键词:钳工教学;任务驱动模式;应用策略
钳工实训是一门技术课程,钳工实训课程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应重视钳工教学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钳工实训的教学质量。在钳工实训教学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是钳工实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钳工实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师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利用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进而提升钳工实训课程的质量。
一、职业院校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理论性较强,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灌输知识,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导致钳工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缺乏教学经验,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思维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
钳工实训课程教学中依赖的硬件设施和相关设备较多。从目前来看,部分职业院校在钳工及类似专业的硬件设施建设上不够完善,实训基地环境较为简陋,机器设备老化,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故障。学校对实训课程不够重视,对硬件设备的维护不到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地教授理论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钳工实训教学模式机械单调,训练内容单一,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降低。钳工作为机械加工专业中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职业院校要从改进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入手。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解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以完成任务为主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问题。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通过任务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任务动机的驱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或通过互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使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边探索边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通过任务设置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不同的任务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设计实训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
三、钳工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策略
1.明确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教学法。钳工教学注重实践性,对于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开展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时应明确学习任务,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有的放矢。
2.激发兴趣,引入任务。钳工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统筹兼顾,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讲课时可以使用课件、挂图、模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教育界广泛运用。职业院校钳工教学中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例如,教师可以在实训课上播放钳工操作视频,向学生示范钳工技能,有利于学生提高钳工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搭建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资料和交流互动,提升钳工教学的质量。
总之,钳工教学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專业,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钳工教学的关键。因此,改进、完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锁牢,崔慧娟.“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技术课程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5).
[2]胡崇伟.钳工实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苏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