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我国新一轮教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且有望取代传统模式成为新的主流教学理念之一。本文将从“合作探究小组的组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这几方面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注意事项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84-01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高中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言教学提供了交流、互补、互动的机会。笔者也在摸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师生受益匪浅。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尤其是要组建资源合理的学习小组,这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老师要对学生认真研究,设计分组。笔者所任教的这个班级54人,正好分为九个“六人小组”。每个小组配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成绩较好、负责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协调互助学习活动。学生人数、性别、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都要考虑,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每组最好都安排比较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调动小组学习气氛,增强组内团结合作。
二、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1.课前预习导学案
高质量的导学案对课堂小组学习十分重要。上新课前,将导学案发给每个小组。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预习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自主预习的相关检测练习;随堂检测。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收集整理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例如在预习新的课文时,笔者让小组长监督,宏观指导预习课文,完成课文内容Part A的几个问题和找出课文中的长、难句,并鼓励学生进行初步的合作探究。有效的课前小组合作预习不仅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课堂过程中的讨论和总结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首先,在课堂开始的第一个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所在小组编号依次轮流回答,每次每组只派一个代表汇报)。各小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小组的预习情况(必要时候也可以用中文);与此同时,学生代表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由笔者将各小组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所谓组际交流,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笔者一般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再由其他各组做出质疑、补充和评价,最后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老师在此期间需要控制好讨论方向、范围以及时间。整个讨论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之后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的10分钟可用来达标检测,同时将下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此阶段,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充分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从而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同时,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3.课后合作小组的复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并且记忆也是一个记忆——遗忘——再记忆的过程。课堂掌握地再好,课下也会遗忘。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记住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课后的反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在课下发挥很大的作用。
新单词的复习巩固,通过组内组际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知识点的巩固,让成绩较好的帮助成绩差的,这样整个小组、班级成员都能有效地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笔者还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对一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做好错题整理,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在点拨、引导、干预与操控之间掌握好尺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想法,要及时给与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但是,教师要掌握好度,只在需要时才出手,不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由的探索知识的真谛,达到在质疑中探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的目的。2.关注后进生,树立其自信心。
后进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听课时更不会抓住关键内容做笔记。因此教师要给予后进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和适度的语言提示,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3.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
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针对新的知识,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独立思考的成果。然后全班共享,交换信息。不能忽略个体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更不能被代替。总之,要做到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合作学习,让学生尝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付秀丽.论小组讨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12).
[2]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1.
[3] 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7).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我国新一轮教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且有望取代传统模式成为新的主流教学理念之一。本文将从“合作探究小组的组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这几方面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注意事项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84-01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高中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言教学提供了交流、互补、互动的机会。笔者也在摸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师生受益匪浅。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尤其是要组建资源合理的学习小组,这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老师要对学生认真研究,设计分组。笔者所任教的这个班级54人,正好分为九个“六人小组”。每个小组配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成绩较好、负责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协调互助学习活动。学生人数、性别、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都要考虑,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每组最好都安排比较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调动小组学习气氛,增强组内团结合作。
二、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1.课前预习导学案
高质量的导学案对课堂小组学习十分重要。上新课前,将导学案发给每个小组。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预习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自主预习的相关检测练习;随堂检测。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收集整理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例如在预习新的课文时,笔者让小组长监督,宏观指导预习课文,完成课文内容Part A的几个问题和找出课文中的长、难句,并鼓励学生进行初步的合作探究。有效的课前小组合作预习不仅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课堂过程中的讨论和总结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首先,在课堂开始的第一个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所在小组编号依次轮流回答,每次每组只派一个代表汇报)。各小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小组的预习情况(必要时候也可以用中文);与此同时,学生代表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由笔者将各小组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所谓组际交流,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笔者一般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再由其他各组做出质疑、补充和评价,最后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老师在此期间需要控制好讨论方向、范围以及时间。整个讨论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之后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的10分钟可用来达标检测,同时将下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此阶段,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充分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从而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同时,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3.课后合作小组的复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并且记忆也是一个记忆——遗忘——再记忆的过程。课堂掌握地再好,课下也会遗忘。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记住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课后的反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在课下发挥很大的作用。
新单词的复习巩固,通过组内组际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知识点的巩固,让成绩较好的帮助成绩差的,这样整个小组、班级成员都能有效地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笔者还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对一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做好错题整理,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在点拨、引导、干预与操控之间掌握好尺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想法,要及时给与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但是,教师要掌握好度,只在需要时才出手,不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由的探索知识的真谛,达到在质疑中探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的目的。2.关注后进生,树立其自信心。
后进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听课时更不会抓住关键内容做笔记。因此教师要给予后进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和适度的语言提示,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3.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
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针对新的知识,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独立思考的成果。然后全班共享,交换信息。不能忽略个体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更不能被代替。总之,要做到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合作学习,让学生尝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付秀丽.论小组讨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12).
[2]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1.
[3] 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