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估算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根据实践所得的经验去估计一些事物或有关数量的大小. 如:一扇防盗门的面积约为2平方米;一个客厅的面积估计是20平方米......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估算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已把估算做为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 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进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呢?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 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计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凑整的方法:如凑成一个整千、整百、整十的数.
  2. 取一个中间数:如53,57,51 和5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55,有的比55多一点,有的比5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55,直接用55 × 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3. 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 × 8,就可以想到125 × 8,125的8倍,就得到1000.
  4. 四舍五入:如68,113,506,94这四个数可以分别看成:70,110,510,90.
  5. 寻找区间,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 ,也叫做去尾进一:以278为例,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至少是200;进一就是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300,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
  6. 大小协调:两个数,一个数 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7. 先估后调. 尝试估算出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一般初期会偏大或偏小,进行合理调整后会更接近准确值.
  8. 利用乘法口诀凑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 如 358 ÷ 6 ,用除数 6 乘整十数 60 ,其积 360 最接近被除数 358 ,那么整十数 60 即是所求的商.
  三、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学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比如黄金周放假时,很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柘荣——武夷山三日游的出游路线,并有各项费用:旅行社658元,餐费115元,自选景点海底潜水250元. 孩子们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就知道:658可以看成660,115可以看成120,那这次旅游的费用大约是1030元. 甚至孩子们还说出门在外多带点钱吧,带1100元……既通过估算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四、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 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误的. 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 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程度是不同的,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第三,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是多样的. 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 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估算能力.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非常的意义.在数学课堂上建设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的建立有效地减少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而达到在教学中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有益探索  引言  数学课
"不注意"是航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索了"不注意"的成因,通过阐述禅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提出禅定技术应用于高职航海专业学生注意力训练的三阶段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