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医疗高科技而演变的人体寄生虫病[日]/矢野明彦∥千蕖医学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全球化和医疗科技的高度发达,寄生虫病出现了“再现”(reemerging)和演化的新趋势。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而引发的以弓形虫为代表的难治性寄生虫病或机会性寄生虫病的重症化成为一大问题。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而导致的免疫抑制,使原来不表现感染性和毒性的人芽囊原虫、小孢子虫、新孢子虫、微孢子虫、隐孢子虫及耐格里原虫等多种寄生虫正显示其致病性。

其他文献
WHO包虫病非正式工作组建立于1985年,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举行过两次包虫病药物及化学治疗的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囊性包虫病和泡性包虫病药物治疗的进展,试图在治疗策略上形
已知顶复门的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在其复杂的生活史中,缓殖子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阶段,而速殖子是引起急性感染的主要致病阶段。顶复门原虫含有一整套位于顶端的细胞器,其顺序分泌对虫体侵入细胞是必需的。弓形虫对宿主细胞的极化附着由被称为微线体的细胞器分泌黏附素所介导,微线体分泌蛋白含有跨膜结构域(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