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分析染色体异常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对不明原因流产的遗传学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421例自然流产、宫内死胎和用超声异常终止妊娠的样本,用MLPA的P036、P070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在421例流产样本中,MLPA提示异常者有
【机 构】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分析染色体异常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对不明原因流产的遗传学因素进行评估。
方法收集421例自然流产、宫内死胎和用超声异常终止妊娠的样本,用MLPA的P036、P070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在421例流产样本中,MLPA提示异常者有232例,占55.11%。在孕13周前的286例样本中,有206例存在异常,比例高达72.03%,在孕14 ~ 19周的49例样本中,有14例检出异常,占28.57%。在孕20周及以后的86例样本中,有12例检出异常,占13.95%。在117例超声提示胎儿存在畸形或异常的样本中,有33例检测出异常,占28.21%。其中28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和/或微重复、1例同时存在数目异常和微重复。在颈部超声异常、胎儿水肿综合征、多发畸形、消化系统异常组中,MLP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1.4%、58.8%、37.8%、9.1%。在心脏、神经、面部、骨骼和泌尿系统超声异常者中则未发现异常。
结论在自然流产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主要因素。随着孕周的增大,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关系逐渐减弱。联合应用超声检查和MLPA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额部和面部联合扩张修复鼻部及下睑区病损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据鼻部、下睑区病损面积大小,考虑额部、面部联合扩张方法,确定扩张器容量大小。额部在额肌下、骨膜上放置150~170 ml扩张器,面部据正常组织面积在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筋膜浅层放置尽量大的扩张器。待扩张充分后,将鼻部、面部下睑区病损切除,松解后,面部设计直接推进或易位皮瓣转移,额部则以滑车上血管为蒂设计易位带蒂皮瓣转移修
目的探讨1例因"生长发育迟缓伴小耳畸形"就诊的11岁男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化检测、染色体芯片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下一代基因测序以及Sanger测序。结果患儿存在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小耳畸形、髌骨发育不良三联征以及特殊面容和正常促性腺激素性发育不良(小睾丸)。基因检测发现其16号染色体为单亲二倍体
目的 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下为39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其中胸腔探查术15例,手汗症行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11例,纵隔肿瘤切除术9例,肺癌术前分期术2例和术后胸腔探查2例.结果 39例均达到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0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可选择应用于胸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该方法难度较低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因其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性能,可在床旁检测和快速诊断中发挥较大作用。本文简述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和优势。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激素、致病菌、病毒和自身免疫性抗体等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介绍了该领域的新进展。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894
目的 分析和评价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9~98岁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86岁.骨折类型:Ⅲ型6例,Ⅳ型8例,Ⅴ型4例.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元一例死亡,关节功能良好.术后6~21 d下地扶助行器辅助行走,平均时间为7 d.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良率为9
梅毒螺旋体不能体外培养,血清学检查依旧是梅毒实验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主要方法。然而,单一种的血清学试验存在着敏感性或特异性的局限。由2种或2种以上梅毒血清学试验组合而成的实验诊断程序,有助于提高梅毒实验诊断效能,减少漏诊和误诊。本文阐述梅毒病原学检查、血清学试验,以及实验诊断程序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目前存在的3种实验诊断程序的优缺点,探讨适合的梅毒感染指标的筛查方法,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梅毒相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腰椎穿刺术行腰椎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传统腰椎穿刺操作方法进行改进:(1)始终固定穿刺点;(2)保持"垂直"概念,强调动作连贯性;(3)尽量减少引起穿刺方向、穿刺点偏移的动作;(4)增加进针至"阻滞感"的补充,不单以"落空感"作判断标准;(5)减少麻醉药用量.比较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传统方法组成功放出脑脊液(CSF)67例,成功率67%;改良方法组成功放出C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