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善待动物,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基本的认识尚未形成——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物个个都很神奇。
郭老师:你们小时候一定就会背诵——《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小楠:我还背了首《蝉》——“自认歌声第一流,高居树顶唱穷秋。谁家不道心烦躁,此等歌星请息喉。”
郭老师:写作文时,老师往往叫你们写动物,并要写出特征。很多同学认为动物不好写,写不像。其实,不要说你们,就是中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也不一定能写好。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具体要注意什么呢?我建议——先要善于观察┅┅
小楠:就是平时多留心看,然后才能写好它们吧。
郭老师:对!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动笔时,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有选择、有条理地描述。
其次,写外形侧重静态,写活动侧重动态。就是——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
尤芳: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郭老师: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小楠:写写比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等?
郭老师:是啊。再把喜爱之情写进文中。
尤芳:就是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憎恨等等感情想办法写进去?
郭老师:对。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两种情况都注意更好。
郭老师: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
小楠:我们可以用用拟人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真实可感了。
郭老师:最后强调——准确用词。这样一来,写的小动物才逼真、生动,才有吸引力。有同学写《小花猫照镜子》,能选用准确而恰当的词语,对小花猫的神态、动作加以描写,写猫的神态用“抬起头”、“竖着两只小耳朵”、“弓着腰”、“毛都耸起来了”、“咧着嘴”、“前爪去挠”;写猫“看”,这个动作,就用了“望”、“瞪”、“瞅”、“飞”写猫跳、跑的动作,用“蹦”、“踢”、“跑”,都很有分寸。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对“校园故事”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踊跃给我们投稿,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噢!
来稿请寄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家教世界》杂志
郭老师 收
邮编:230001 (郭老师邮箱:glszwlb@163.com)欢迎电子稿!
郭老师:你们小时候一定就会背诵——《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小楠:我还背了首《蝉》——“自认歌声第一流,高居树顶唱穷秋。谁家不道心烦躁,此等歌星请息喉。”
郭老师:写作文时,老师往往叫你们写动物,并要写出特征。很多同学认为动物不好写,写不像。其实,不要说你们,就是中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也不一定能写好。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具体要注意什么呢?我建议——先要善于观察┅┅
小楠:就是平时多留心看,然后才能写好它们吧。
郭老师:对!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动笔时,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有选择、有条理地描述。
其次,写外形侧重静态,写活动侧重动态。就是——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
尤芳: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郭老师: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小楠:写写比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等?
郭老师:是啊。再把喜爱之情写进文中。
尤芳:就是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憎恨等等感情想办法写进去?
郭老师:对。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两种情况都注意更好。
郭老师: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
小楠:我们可以用用拟人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真实可感了。
郭老师:最后强调——准确用词。这样一来,写的小动物才逼真、生动,才有吸引力。有同学写《小花猫照镜子》,能选用准确而恰当的词语,对小花猫的神态、动作加以描写,写猫的神态用“抬起头”、“竖着两只小耳朵”、“弓着腰”、“毛都耸起来了”、“咧着嘴”、“前爪去挠”;写猫“看”,这个动作,就用了“望”、“瞪”、“瞅”、“飞”写猫跳、跑的动作,用“蹦”、“踢”、“跑”,都很有分寸。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对“校园故事”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踊跃给我们投稿,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噢!
来稿请寄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家教世界》杂志
郭老师 收
邮编:230001 (郭老师邮箱:glszwlb@163.com)欢迎电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