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神奇的动物

来源 :家教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善待动物,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基本的认识尚未形成——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物个个都很神奇。
  
  郭老师:你们小时候一定就会背诵——《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小楠:我还背了首《蝉》——“自认歌声第一流,高居树顶唱穷秋。谁家不道心烦躁,此等歌星请息喉。”
  郭老师:写作文时,老师往往叫你们写动物,并要写出特征。很多同学认为动物不好写,写不像。其实,不要说你们,就是中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也不一定能写好。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具体要注意什么呢?我建议——先要善于观察┅┅
  小楠:就是平时多留心看,然后才能写好它们吧。
  郭老师:对!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动笔时,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有选择、有条理地描述。
  其次,写外形侧重静态,写活动侧重动态。就是——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
  尤芳: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郭老师: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小楠:写写比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等?
  郭老师:是啊。再把喜爱之情写进文中。
  尤芳:就是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憎恨等等感情想办法写进去?
  郭老师:对。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两种情况都注意更好。
  郭老师: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
  小楠:我们可以用用拟人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真实可感了。
  郭老师:最后强调——准确用词。这样一来,写的小动物才逼真、生动,才有吸引力。有同学写《小花猫照镜子》,能选用准确而恰当的词语,对小花猫的神态、动作加以描写,写猫的神态用“抬起头”、“竖着两只小耳朵”、“弓着腰”、“毛都耸起来了”、“咧着嘴”、“前爪去挠”;写猫“看”,这个动作,就用了“望”、“瞪”、“瞅”、“飞”写猫跳、跑的动作,用“蹦”、“踢”、“跑”,都很有分寸。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对“校园故事”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踊跃给我们投稿,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噢!
  来稿请寄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家教世界》杂志
  郭老师 收
  邮编:230001 (郭老师邮箱:glszwlb@163.com)欢迎电子稿!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育创新人才
奶奶家养了一只小兔子,叫小白(兔子还有名字?有意思)。只要我一去奶奶家玩就能看到它那忙碌的身影。为什么?还不是在吃小青菜。我一见它就跟它玩,先给你说上一说吧!    拔河比赛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请注意小作者有什么发现)小白只吃青菜叶,不吃青菜根。我就想:小白不吃根就得不到水分,过不了几个星期,就会死的。于是,我走到笼子边,温和的说:“小白,吃青菜了,好不好?”小白好像听懂了,耳朵抖抖(这样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的能力,所谓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说、写的能力。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改版后的教材也增加了不少语言实际运用的有关知识。在利用网络资源的设计,既符合生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辩证统一。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就是这个战略棋盘上的一个过河尖兵。海外传来的佳音1997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