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就是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强化,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及平衡思维、宏观辨认与微观探析,还有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知识是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是对现象本质、价值与特征的认识。在学习化学中通常需要具备决策、判定以及创新等能力。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可以实现整体水平意识、认知、知识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阶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阶思维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就是强化学习者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就要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交流合作能力与创造力等。文章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培养路径,为学生创造强化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生高阶思维现状分析
高阶思维并不局限于化学课程,也不局限于学习领域内。最早的高阶思维出现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理论内,苏格拉底通过一对一的问答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评价与创造来寻求答案。后经过1956年布鲁姆的教育分类研究,将高阶思维内容逐渐明确,把教育分为了前文所述的6个阶段。再后来由杜威的思维理论提出“真正的教育是艺术,好的教师就是艺术家”,将高阶思维的教学细化,并对如何让学生具备高阶思维提出了实质性的理论研究。
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要将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教学核心内容,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开展高阶思维锻炼,从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高阶思维与性别、性格等无太大关联,与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及个人认知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前,初中学生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学生较少,教师需要加强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培养。同时,学生要打好化学基础,为高阶思维养成提供条件。
在教学中,不应受到过多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地位,做出引导与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并且,根据课堂观察来看,针对化学这门课程,许多学生都认为很复杂,不易理解,并且对课程毫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方面,只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或化学公式即可。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学生是缺乏理论依据的与实践经验积累的。所以,教师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教学活动,将苏格拉底精神、布鲁姆的教学分类以及杜威的教学理论渗透到教学中,充分领会高阶思维教学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高阶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效率提升,还能收获良好的教学反馈。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创新的氛围
创设情境,是当前化学教学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对于高阶思维的养成有着深远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化学问题引入课堂中,通过联系生活常见的事物,增加化学实用性,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不仅限于学校,在生活中也能用到,从而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管理自己,认真学习。如果在课堂中,教师一味采取老套的讲解模式,让学生抄记笔记,然后背诵化学公式,只能达到加强学生记忆能力提升的目的,而无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钻研、提问、思考,才能让学生由低阶思维的记忆、理解与应用,逐渐演变为分析、评价与创造的高阶思维。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比较型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从已知的各种材料中,特别是一些性质相似的物质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后,学习一氧化碳,教师让学生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结构有何异同?由组成、结构预测其性质相同还是不同?学生推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相似或差别很大。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再引导学生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最后得出结论,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结构的微小差别导致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别很大,验证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教學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强化教师高阶思维培养
意识教师要具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识。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有效、正确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化学知识,构建共同努力的学习情境,从而与学生一同在学习中完成分析、评价与创造活动,为学生解开心中的疑惑,帮助树立正确、积极、自信的学习心态。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对于高阶思维的认识不足,概念模糊,也没有具体的教学策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专注于了解高阶思维,明确高阶思维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例如校园可以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条件,让教师深度理解高阶思维,具备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有意识的基础上开展化学教学。校方可以为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渠道,将当下最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观念教授与教师。通过学习后,教师可以具备最丰富、新颖的教学思想,充分理解高阶思维对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不断生成自己的高阶思维,然后将这种思维模式与思维益处传授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能力以及分辨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当前化学教学的最终意义已经逐渐由提高知识水平、构建知识体系,转变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强化核心素养。而原始的教师主动教学,也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模式。想要实现高阶思维的培育,无论是意识,还是教学理念与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妤.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20(12):216.
[2]张洁,宋守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和反思[J].化学教学,2019(4):50-52.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阶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阶思维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就是强化学习者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就要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交流合作能力与创造力等。文章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培养路径,为学生创造强化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生高阶思维现状分析
高阶思维并不局限于化学课程,也不局限于学习领域内。最早的高阶思维出现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理论内,苏格拉底通过一对一的问答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评价与创造来寻求答案。后经过1956年布鲁姆的教育分类研究,将高阶思维内容逐渐明确,把教育分为了前文所述的6个阶段。再后来由杜威的思维理论提出“真正的教育是艺术,好的教师就是艺术家”,将高阶思维的教学细化,并对如何让学生具备高阶思维提出了实质性的理论研究。
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要将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教学核心内容,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开展高阶思维锻炼,从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高阶思维与性别、性格等无太大关联,与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及个人认知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前,初中学生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学生较少,教师需要加强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培养。同时,学生要打好化学基础,为高阶思维养成提供条件。
在教学中,不应受到过多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地位,做出引导与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并且,根据课堂观察来看,针对化学这门课程,许多学生都认为很复杂,不易理解,并且对课程毫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方面,只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或化学公式即可。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学生是缺乏理论依据的与实践经验积累的。所以,教师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教学活动,将苏格拉底精神、布鲁姆的教学分类以及杜威的教学理论渗透到教学中,充分领会高阶思维教学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高阶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效率提升,还能收获良好的教学反馈。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营造创新的氛围
创设情境,是当前化学教学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对于高阶思维的养成有着深远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化学问题引入课堂中,通过联系生活常见的事物,增加化学实用性,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不仅限于学校,在生活中也能用到,从而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管理自己,认真学习。如果在课堂中,教师一味采取老套的讲解模式,让学生抄记笔记,然后背诵化学公式,只能达到加强学生记忆能力提升的目的,而无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钻研、提问、思考,才能让学生由低阶思维的记忆、理解与应用,逐渐演变为分析、评价与创造的高阶思维。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比较型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从已知的各种材料中,特别是一些性质相似的物质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后,学习一氧化碳,教师让学生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结构有何异同?由组成、结构预测其性质相同还是不同?学生推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相似或差别很大。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再引导学生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最后得出结论,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结构的微小差别导致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别很大,验证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教學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强化教师高阶思维培养
意识教师要具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识。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有效、正确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化学知识,构建共同努力的学习情境,从而与学生一同在学习中完成分析、评价与创造活动,为学生解开心中的疑惑,帮助树立正确、积极、自信的学习心态。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对于高阶思维的认识不足,概念模糊,也没有具体的教学策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专注于了解高阶思维,明确高阶思维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例如校园可以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条件,让教师深度理解高阶思维,具备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有意识的基础上开展化学教学。校方可以为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渠道,将当下最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观念教授与教师。通过学习后,教师可以具备最丰富、新颖的教学思想,充分理解高阶思维对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不断生成自己的高阶思维,然后将这种思维模式与思维益处传授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能力以及分辨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当前化学教学的最终意义已经逐渐由提高知识水平、构建知识体系,转变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强化核心素养。而原始的教师主动教学,也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模式。想要实现高阶思维的培育,无论是意识,还是教学理念与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妤.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20(12):216.
[2]张洁,宋守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和反思[J].化学教学,2019(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