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设计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听”作为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听力教学设计给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听力设计
  听、说、读、写、译作为英语的5个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听得懂是进行有效交流的第一步,同时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可以给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听力教学成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听力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一.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之现状
  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相对保证教学成绩,学校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听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没有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专门的英语听力课程。教师在课堂听力过程中主要采取的仍旧是旧有的模式--教师放听力练习,学生听并且完成相关选项或听写,有限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讲解少量的疑难单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因此一提到英语课堂听力练习,学生更多的是感觉枯燥乏味,积极性很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听力设计,改变目前听力之现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1.听力材料的选择。目前相当一部分听力用书均是以考试为基础进行编撰的,主要涵盖的是相关英语考试的听力题型,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也以旧有的听力模式为主。同时由于听力材料均为单一个体,很少有连贯性,且难易程度不齐,学生在本身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听懂。因此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我认为应该由易到难,且相关主题的听力材料为一部分,方便学生对此主题的内容更好的加以掌握。而且听力材料不应单一,不仅有考试的相关题型,更应该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英文歌曲或影视作品,将其设计为相应的听力材料,也可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对其感兴趣,则听力效果也会较好。
  2.听力时间的安排。针对目前有些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没有专门听力课程的现状,英语听力也就可以不拘泥于在课程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统一听力练习。譬如在每单元课程开始的导入部分,可以安排与其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作为听力练习,也可以更好的导入单元课程的主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更好的对本单元所讲内容的背景有所认知。或者也可以在每单元课文学习后,进行课文小结的相关听力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这样的听力练习,对高职学生来说也不会感觉到过多的负担。
  3.听力任务的设计。在设计听力任务时,笔者一方面会将以考试题型为基础设计的听力材料作为对学生的小测试进行练习。在进行此练习任务之前针对学生听力基础薄弱的现状,会提前将相关的单词重点列出,并让学生提前读好题干,猜测要听材料的大意,然后再进行听力测试,并对听错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加强学习与训练;另一方面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新闻、歌曲或影视作品的听力练习。学生先自己进行听写,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答案并进行复听。以小组为单位的听力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的焦虑心理,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所听材料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自己所犯的或可能犯的错误更加注意。同时,也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前设计并上课发布presentation,并在其中设计问题要求其他组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组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针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上听力时间有限的现状,只能加大课外英语听力时间的投入。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实现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这种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使其不再受空间和实践的限制。笔者将所听过的听力材料放在所建的QQ群文件夹中,方便学生反复的听。而且针对高职学生相对懒散的现状,笔者采用了一个手机和电脑均能使用的学习平台,通过此学习平台,将布置给学生课后听的材料放在其中,并添加问题,学生听过之后要求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提交,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端看到学生是否课后完成了相关的听力作业,并可以给其分数。由此课后的听力练习就变成教师可控的,提高了听力的实施效果。同时因为此平台有手机端,即时学生在不方便用电脑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听力训练。目前也有许多针对英语听力的手机APP,学生通过下载这些APP软件也可以行之有效地对英语听力进行练习。
  总之,教师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听力教学设计,使学生乐于学,能够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摆脱其焦虑和胆怯的心理,学会运用英语,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英语作为目前大学过程中必须的一门课程,在对于大学生进入未来行业工作过程中将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为了符合社会发展进程,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这门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教育部对于开创课程的学校基于了最大可能程度上的帮助。商务英语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针对性,更加注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实效性,帮助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时间较为短暂,学校没有建立相对
民族学是一门典型的从西方引进中国的学科,在中国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理论和方法中国化的过程。本文拟简单阐述这一百年民族学研究方法中国化的过程,并提出在中国化进一
在国内的翻译界,翻译标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对象,这使得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有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资料,为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商务英
内容摘要:多模态英语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外语教学模式,多模态英语教学的推广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普及密不可分。本文就商务英语写作的多模态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相关高校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更好展开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 多模态 设计  商务英语写作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商务实际需要进行的一种书面商务话语创作,其本身涉及相关英语的使用以及行业、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对于传统的英语写作来
内容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兴起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共中央调整了中国外交战略,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只有通过对新的战略的实践,才能使中国走上新的历史转折点。  关键词:国际环境 中美关系 经济发展  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  “一个崭
内容摘要:语料库是保证商务英语应用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语料库的角度入手,对商务英语在英语领域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提升商务英语语域特征的多维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 商务英语 语域特征  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可以使研究人员更加清晰的对商务英语和其他形式的英语进行完整的研究判断,并使多位研究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加完整的体现。因此,对不同种类的英语实施多维特征研究,的当前很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通过语料库来进行词汇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但是囿于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尝试从商务英语词汇名化的层面来对其进行语料库的考察与分析。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词汇名化 语料库  在商务英语词汇体系中,词汇的名化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学者从构词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分析。也有学者从语料库的角度对商务英语词汇名化的
内容摘要:在英语表达的过程当中,为了提升语言的表现力需要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在诸多的修辞手法当中,隐喻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修辞。本文主要从隐喻的基本内涵出发,探究其具体的分类、理解以及在翻译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 隐喻 翻译策略  英语翻译所面对的材料与对象是极其丰富的。在众多的翻译材料中,文学类型的翻译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文学翻译,不同于普通的翻译,对翻译语言的文学性以及翻译语言的艺术表现性等
内容摘要:《新视野大学英语》目前应用于我校专本连读班的学生,这套本科教材在专科院校的使用既存在优势,也有其弊端,本文将对专本连读班学生使用这一教材的情况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 专本连读学生 优劣势 对策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一套被广泛应用于本科院校的综合性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和实用性,题材和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教材选题来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
内容摘要:作为商务英语的基础,商务英语词汇在日常的商务英语的输入与输出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对商务英语词汇进行科学而且准确的认知,已经成为当前商务英语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对商务英语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来进行研究,探讨其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影响及今后的习得策略。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词汇 一词多义  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构成语篇的基础,词汇的准确使用是实现预期沟通效果与目的重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