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物理习题课教学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再加上学生各种学习负担太重,他们正在失去对物理学习的乐趣。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笔者利用上习题课的机会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让学生在做习题中获得成功,特别是对于职高学生来讲,成功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失败。本文从物理概念和定律、选题几方面入手,探讨一下职高物理习题课教学。
  关键词:职高物理 习题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b)-0180-01
  在职高物理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于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笔者在物理课教学中,用习题课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从物理概念和定律着手,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
  职高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在职高物理中一些基本概念和结论的理解并不难,例如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等等;但熟记这些概念和定律并不够,重要的是如何教学生在具体题目中应用这些概念和定律,习题课教学就是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和能力的过程。
  但是,由于职高学生基础差,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在习题课的时候要加以强调,并且适当的加深。比方说,在复习“欧姆定律”时,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看看教材,然后,让学生写出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为下一步的练习做好铺垫。为了把知识加深,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10欧和一个20欧的电阻串联、并联时,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和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从而得出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压成正比,并联电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知识得到了加深。
  2 在实践中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
  选题不仅内容上力求齐全,而且尽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问角度乃至叙述方法的各类题目,使学生课后遇到各类题目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可降低题目的难度,增强解题的自信心;加强针对性训练,克服缺点。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法,新教材里面其中有一种新观点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就是要求我们把知识讲“活”,注重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既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趣味的物理现象,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速度知识时,可以例举这样题目:上午7:35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老师7:3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答后发现老师迟到了。老师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例如我们讲“液体的压强”这方面的习题时,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里昂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个木制的大酒桶顶端开了一个小口,接上一根细长的铁管,并使借口密封。先将大酒桶盛满水,帕斯卡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慢慢向铁管中倒入几杯水,突然木桶破裂,水流满地。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几小杯水就能使一个大木桶破裂呢?然后讲诉液体的压强公式P=pgh,再对照故事情节,叙述为什么木桶会破裂的原因,将给同学们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对公式P=pgh,也会记忆深刻,难以忘怀。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释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习题课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但结果呢,学生还是不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方说,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一碰到较难的题目,学生还没弄清是什么意思,教师就忙着提示指点,如果这样,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利于提高,平常也不喜欢动脑,有的老师常说,学生真不开窍,怎么讲也不懂,殊不知,这主要是老师一手造成的,因此,我认为在处理习题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可以把一个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多提问几个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4 习题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我便采用“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1)求总功、2)求有用功、3)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的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总之,职高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要弄清职高学生的底子,教师的教学实例应由浅入深,多举一些生活中学生又感兴趣的例子,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采用负离子溶液聚合的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从无规段单体的进料速度、极性调节剂的用量两方面考察了无规段的两相结构对产品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控制合适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垦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大。加强单位的会计稽核,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现
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启用后,每年仍需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数据库现势性。本文以宁夏土地利用现状为例,谈谈二次土地调查如何有效地开展年度土地利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创新是企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发展创新型经济是国有农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当前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已成为国有农场在经济运行中努力践行的大课题.带着这个
摘 要:×发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我们承担了汽机房桁车梁100t的加工制作(1800×750×14×25×10000),为有效控制桁车梁(H型钢梁)的加工及焊接变形,就桁车梁变形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控制 桁车梁 加工 焊接变形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b)-0099-02  在×发电厂2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业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开始广泛的运用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使得现
  本文以电脑风扇为例,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ro/ENGNIEER Wildfire3.0和有限元分析软件MoldFlow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及翘曲参数优化设汁,阐述了零件复杂曲面分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