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it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学科重点知识罗列出来,对书本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导图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运用
  作为图形工具的一种,思维导图可以借助图形的形式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分析、理解、观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众所周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主要教学目标,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呆滞,对学生思维潜力挖掘不够充分,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既能化抽象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一、课前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所谓的数学预习,就是对数学课本的内容进行浏览,让学生的脑海里对教师即将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预习的情况,或是即便预习过但效果欠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但不了解整体思路等,进而缺乏对新课内容的整体把握。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有效预习。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不妨在授课之前就引导学生预习,在完成上一教学内容授课时,将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首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图形,并将主题中心点标入其中,然后,根据中心点依次分出概念、解法以及规则等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清其知识结构,在预习中准确把握和理解重点和标准形式,即,ax+b=0(a≠0)。由此可见,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和脉络,进而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二、概念理解中运用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间接地促进了学生解决各种数学中出现的难题的能力。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在数学能力培养的时候不能够忽略对数学基础的训练,只有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才能够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提高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瓶颈。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非常好地避免了最初的死记硬背各种数学公式概念,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不少,之前一味的死记硬背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数学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坚固,思维导图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明确地看见,从而主动去学习。
  三、课堂笔记中运用思维导图
  做笔记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课堂学习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确的做课堂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以及课后的复习。传统的做笔记方式是学生抄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纲要式要点,非常专注的抄,但是很少领会贯通,更别说去领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知识进行联想及比较了。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记笔记,其他人根本无法看懂,但自己却可以清楚明了的解读全部内容,因为思维导图的运用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所画的是什么,每一个线条及符号代表着什么。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不仅可以记录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的重点,同时可以在听课过程中所联想到的知识点以及内容进行记录,将思维模式进行记录尤为重要,可以用线条符号的方式将知识之间所包含的关系进行标识,免去了很多的文字标注。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思路、想法及疑问进行记录和标注,也可以将想法再分析进行再标注。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笔记尤为重要的是在课后,要立即进行整理和完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总结归纳中运用思维导图
  (1)归类题型。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掌握不同的题型,利用思维导图归类不同的题型,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题型的熟悉度。例如,整式的乘法涉及积、幂、多项式、单项式等,将其逐步分層,对可能存在的交叉点进行分析;针对“三角形”的题目,教师可以将其分为线段和角的关系、线段和线段的关系、角和角的关系等。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增补、细化和分层,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串联基础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呈现不同章节的独立知识点。例如,从小范围开始做三角形和圆相关的串联,然后进行平方计算相关的串联等,从而使学生明白思维导图的制作要点,分清主次,对主干和分支进行科学设计。当学生掌握制作思维导图的关键和技巧后,可以鼓励其尝试联系相关内容,做较大范围的思维导图,如合并圆和三角形或合并开方和平方等,这样能有序联系定理、公式,保证知识点的一目了然,融会贯穿不同章节的内容,形成综合性思维,确保分析问题思路的清晰,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阶段,充分体现思维导图开放性的特征,合理建构知识网络,严格规划,加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在绘图内容上。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春晓.初探初中数学环节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7(31).
  [2]李琳娜.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男性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多种代谢性疾病患病危险的相关性.[方法]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间在延边地区安图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3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们身体素质的主要措施,必须要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最终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讲述了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影响高中生体育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影响因素;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程度日益加深,我国逐渐的形成了终身教育的基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