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步伐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职业资格准入制全面实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高层次、高能力。企业要想申请开业或者取得从事生产经营的资质,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拥有国家职业标准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因此,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进入社会的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才能被聘用。所以,担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必须关注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发展方向,开设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必须以各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依据,加强专业课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提升人才的质量和等级层次,拓宽各专业人才的技能学习面,让他们取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等级证书,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一、中职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现状
  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现状看: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虽然普遍高于本科生,但就业层次低,职业发展空间小。虽然学生中国家职业标准资格证的通过率较高,但技术等级较低,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较差,与企事业单位对从业能力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再从目前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现状看:学校的教学大纲与职业标准差距较大,教材内容不符合职业标准要求,国家职业标准不断更新,但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许多学校没有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选择教材,缺乏与职业资格考核相配套的教材。所以,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加强专业教学模式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制订以就业能力为基础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促进中职生优质就业。
  二、中职学校教学模式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施策略
  1.分析国家职业标准,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首先,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各个专业的职业资格证种类。其次,确认这些职业资格证的取得需要学习的专业内容。再次,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学习的教材,并确保这些教材能够涵盖职业标准中要求的能力目标。最后,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保证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操作技能,能够获得一到两个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针对专业的特点,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由过去的“大统一”细分为以职业资格证规定的职业类型为核心的“小模块”。教学按照专业需求进行整合,设置多个技能模块。以模块化结构形式,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平台,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具体课程设置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保证每位中职毕业生能获得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见下表)。
  2.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经过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过去职业学校缺乏硬件设施的状况已经有很大改善,然而理论课的教学也不能固守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因此,教师有义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我校专业课教学广泛实行“整体计划、分段教学”,即改变传统理论课学习的周课时习惯,将每学期分成几个时段,每个时段集中学习一门课程,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设置单独的实训环节,在第3、4、5学期末安排1周的时间进行课程综合实训,强化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无法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评价体系与职业资格鉴定对接,即考核方式公开、考核题库公开、考核时间灵活多样,学生可选用参加课程考核或鉴定考核等不同的方式来获得课程成绩。为使每个考核点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笔者采用小项目过程考核、累计评分的方式,整个评价体系既强调过程的监控,又突出与社会考核的衔接。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求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与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开设相应的考证课,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使其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对接,促进课程建设。在考核中,学校加大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考核的比重;对一些核心课程,把相关项目制作、作品获奖情况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
  4.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师资队伍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对行业及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的了解和掌握,使专业教育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无法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既要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根本保证,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培养职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尤为重要。职业学校应该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鼓励他们掌握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保证国家职业标准在教学中得以实施,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责编 徐振云)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大部分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为教学目标。语文在中职学校被设定为公共基础课程,可在专业和技能受到普遍重视的
中职电工专业需要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当前中职电工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达到社会预期,部分学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笔者通过调研,总结出
课程的特点,项目教学法,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组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本文针对该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实
高职院校的学生除普招生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基础较差、缺乏兴趣,加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传统、方法单一.致使教学低效。随着
近年来,随着社区文化的不断丰富,合唱表演在社区活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运用合唱表演的形式表达时代的强音和自己的心声。然而,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广泛普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影响教学
重庆商报讯 偏远地区若有急重症伤病员,由专业救援飞机转送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将对生命的抢救起到更显著的作用。记者昨日从在我市召开的2016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上获悉,重庆
报纸
移动社交网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虚拟社会空间。作为以图片和视频交流等休闲娱乐为主的社交网络,视觉传播具有重要的信息资源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