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开展与细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iao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沃土,也是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和进行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对此,我于中学阶段的实验,尚有些还不算成熟的看法,愿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化学实验 自制教具 兴趣 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尝试着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说一下我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准备充分。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其次是要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
  再者要注意安全。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相关实验更要小心,为防止意外,每次演示实验,最好都准备些水和湿布。
  二、指导学生利用创造性的思路自制教具
  学生的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具创造性思想形成的时期,实验活动的开展,无疑为这种思想的形成埋下重要的伏笔。要注意的是,学生制作教具,开始时可能只是简单的模仿,不会很成熟,很完善的。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热情,然后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自制教具应在原有实验教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指点和帮助。制成后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做的小教具向全体学生表演、介绍,还应让学生对制作的仪器进行评比,把较好的教具展示出来,对教具的制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动力是自发的,它将推动学生自主地在化学领域进行更深更广阔的探索,甚至会把创造发明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去追求。
  三、在分组实验这个平台中进行竞争与合作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實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试看哪些小组能够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实验,做得实验目的明确、具体,计划得周密、细致,操作得娴熟、准确等。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哪些同学能正确地拿放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于此同时,可给予适当的趣味实验进行拓展学习,既能巩固已有的化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持续不断的兴趣。
  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例如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碱中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用已学过有关酸碱的性质来理解实验现象,因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获得本质上的理解。布置实验作业,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强调化学实验的预习和课后巩固
  上课之前学生们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下面要进行的实验活动,其意义在于:(1)它能强化听课和实验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和实验的效率;(2)它可以节省实验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从而缩短做实验和课后做作业的时间;(3)它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优化实验教学资源的安排;同时安排自己能够巩固实验学习的活动,因为“温故而知新”我们早已知晓,前面还会有更远的路需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学习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能力”,如此切实的学习过程怎能没有好的学习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加强映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品德和学习能力,“它是初中学生的好朋友”。当然我们要结合自己校本资源的具体特点,开展化学实验学习,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中获得无限的美好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刘晓东:《服务于化学课堂》,中国科技出版社
  [3]罗成“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王六新、李建《中学化学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分析结果表明,从结构选型、预估截面、工程判定、构件设计、
“9.11”事件、SARS、印度洋地震海啸、禽流感等危机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薄弱和应对危机能力的缺乏。目前,国内外掀起了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新高潮,以提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
摘要:由于初中生基础较为薄弱,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并没有完全掌握,对于初中生在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才能让初中生轻松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成为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指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课堂 有效教学的方法  人类已经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蓬勃产生。新的知识观反对将知识看作一成不变的真理,也反对知识对人的脱离,认为知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显性知识,还包括未编码的隐性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internet信息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因为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我们频繁听到黑客攻击、网络病毒蔓延的新闻,据资料显示,每年全球由于信息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为150亿美元,网络和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网络安全 安全分析 防火墙 入侵 防范  一、网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