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景(组诗)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 树
  老树,或许你也该休息了
  瞧瞧你干涩的皮肤
  它们枯裂了
  你那棕褐色的根子深深地伸到大地里
  兴许是你顽强生命的唯一证明
  老屋,空了
  没有主人的它
  没了色彩,没了存在的意义
  你这棵老树
  哪怕再怎么仰着帅气的额头
  哪怕再如何向往着高高的天际
  巷道里确实少了什么
  少了我们这群疯子般玩耍的孩子
  少了那两个慈祥和善的老人
  少了平素往来出入的行人
  剩下孤独的你
  紧紧守着老屋
  费劲地吮吸着微薄的养分
  努力活着
  你曾是枝繁叶茂的绿荫大伞
  你抖动着枝叶向我们微笑
  用记载生命的年轮
  刻下我们的过往
  看着你
  泪水落下
  但愿我永远保持着记忆
  莫忘记自己生长过的土地
  转 山
  我望着转山的人们
  心里打起了鼓
  第一声
  怀疑他们的脚步
  第二声
  怀疑自己的意志
  第三声
  怀疑转山的路程
  山
  就在那里
  一动不动
  移动的人们
  就在那里
  一心不二
  淅沥的小雨
  洒向我的头顶
  浇灭了一个个否定
  生长出希望
  山在那里
  它不过来
  我就过去
  青藏高原的梅雨季
  这座城似乎要被淹没
  雨,像失恋者奔流的眼泪
  失控的情绪
  崩塌的泪腺
  青藏高原上的梅雨季
  并不动人
  夜里,雨滴们在电表箱上集会
  它们吟唱、它们舞蹈
  它们,甚至疯狂
  这些鲜明的听觉记忆
  怎么能是因为兴奋?
  是人在某个驿站的清醒
  没错,就是清醒
  忽而立夏
  忽而立夏
  就在今日
  我在院里的藤椅上晒太阳
  鸟叫虫鸣
  花开草长
  还有阿猫阿狗的撕扯声
  红枣姜茶带来的暖意
  连同这个美丽的节气
  从头到脚的热
  又让我升起对冰淇淋的贪恋
  隔壁家的花猫又来家中小院踱步
  它却被我的热情吓到
  我笑了笑
  收敛住假日散漫的心
  闭上眼睛
  用耳朵听,这个世界兴奋的声音
  她的故事
  1
  天,黑了下来
  人们在它空旷、柔软的布景下
  生起了火
  有几斗云,藏在天的眼睑下
  像喝了雄黄酒的妖怪
  变着身形
  可没有一个人关注,它们的长相
  火,升了起来
  人们的影子也长了起来
  石罄响起
  大人们卸下疲顿跳起了舞
  孩子们嬉戏打闹,在爱的暖光里
  欢笑声,掩盖了地牛的低沉吼叫
  2
  忽然,人群中发出尖叫
  天空,顿时染上浓重的黑
  来不及躲避的人们
  被突如其来的灾难裹挟
  惊恐的表情
  无奈的自卫
  奔命的救护
  这一切,并没有感动到天地
  这一切,被定格在四千年后的今天
  身怀六甲的孕妇、口叼水杯的孩童、双手上举直撑屋顶的男人……
  这些沉睡的尸骨
  还在哼唱着末日降臨前的曲子
  那是充满爱的曲子
  因为他们用爱定格了这一幅幅触动人心的瞬间
  不屈的人性光辉
  持续闪耀
  3
  亘古不变的,是爱
  灾难,湮没了人们的血肉之躯
  灾难,却也保留了远古先民们用智慧创造的文明符号
  人类第一碗面条
  在黄河岸边出土
  世界面条诞生地的争论就此画上无可辩驳的句号
  端庄的石罄
  醉酒的单把斝
  结实的权杖头
  还有乖巧的三耳罐
  古灵精怪的鸮面罐
  自信美丽的天河石饰
  它们就在眼前
  悄悄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荣
  这里,就是喇家遗址
  她正在讲着自己的故事
  你,听到了吗?
  【作者简介】陈慧遐,土族,1986年10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曾被推荐至鲁迅文学院进修文学创作。著有诗集《蓝色玛格丽特》《一湾清流》。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地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缺乏系统明确的顶层设计,且面临央地金融监管目标不一致、监管职责边界不清、基层监管权限与力量不足等诸多挑战。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地方金融监管经验做法,从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落实金融监管职责等方面加强地方金融监管。
1919年   乔正冠乔掌柜坐在东交民巷店侧小院国槐树下石桌边,蘸墨挥毫,给上海滩的双胞胎弟弟乔端冕修家书一封。   他双眉紧蹙,眉毛末梢往下掉,颇有些劳神费心。拍拍长袍袖子,拂去上面小小旧槐花,他悄悄叹了口气。这个春天,过得说不出的憋闷。   新吾很不能让他这当爹的放心。乔正冠后悔自己没纳妾,那样如今家里就不至于独子一个,什么事都为他操心。错过就错过了,悔也没用。   这阵子,北京城的大
期刊
不是因为陪家父去看望病重的故人,我不会去五马山。故人叫马英明,是家父多年至交。临近年关,冬雨绵绵。父亲穿着厚厚的雨衣,沿着峡谷往山里走。我母亲夹着一把雨伞,站在门口,望着一晃一晃的背影,对我说:七十六岁的人了还那么固执,非要去一趟五马山,山路太滑,你陪爸一起去。雨越下越大,如沙子抛落。雨粒打在雨伞上,嘭嘭嘭。山路是黄泥路,流淌着泥浆。我走在父亲身后,陪他说话。一路上,父亲重复着说:最后一程,最难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