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凋亡造血细胞的克隆性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凋亡造血细胞的克隆性来源.方法经过G带或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骨髓细胞有异常克隆存在的MDS患者共19例,其中10例取骨髓分离有核细胞制备离心涂片.同步进行DNA末端原位杂交(ISEL)及相应异常染色体的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简称ISEL/FISH法).计数有核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4名正常人8张离心涂片经Fas单抗孵育诱导凋亡后行FISHL/ISEL检测作为方法学对照.另9例患者骨髓有核细胞经膜联蛋白V(Annexin V)及碘化丙锭(PI)标记染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PI-、Annexin V+PI-、Annexin V-PI-细胞,离心涂片后再行FISH检测(简称FCM/FISH法).结果10例经ISEL/FISH分析的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平均为37.1%,凋亡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仅为24.0%.正常人经Fas单抗诱导的凋亡细胞核型不变.9例经FCM/FISH分析者,8例显示凋亡细胞中核型正常百分比高于非凋亡细胞.结论MDS凋亡细胞主要来源于残余正常造血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报道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18例足、踝、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修复面积最大为28 cm×10 cm,最小为12 cm×8 cm,修复创面最远达足背跖趾关节背侧.切取皮瓣后,在皮瓣蒂部结扎小隐静脉,将小隐静脉近端与创面周围找到的一条口径相当的回流静脉吻合. 结果术后皮瓣无水肿
目的 评价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制备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标本,以常规染色和G显带进行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结果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人类的46条染色体,未见非整倍体染色体像;G显带图像核型分析显示其为二倍体正常核型,染色体中未发现有缺失、倒位、易位、双着丝粒和环状染色体等结构异常.结论体外培养分化形成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保持了遗传学上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