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趋势,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了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组织结构改革和教材表现形式改革,研究了校企产学合作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借助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学平台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改革;信息化;思科网院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124-0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本身比较抽象、零散、具体,学生没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积累很难在有限时间理解相关概念与过程。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材和教师讲解来完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大部分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内容晦涩难懂,术语和过程缺少动态效果演示,导致学生看不懂教材,不理解教材;
  (2)教材的内容组织跟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太吻合,理论部分缺少练习作为强化,学生不理解概念;
  (3)教師在课堂的讲解时间有限,学生的课余辅导练习不足,都会加大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难度;
  (4)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所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变得轻松简单,本项目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为起点,主要研究教材的内容组织、表现形式两方面的改革。
  另外,本文研究认为,要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与实际应用脱节,要注重师资培训,要坚持校企产学结合的路线,比如,坚持与教研方面机制成熟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合作。
  1 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纸质教材,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材是教师的教学材料,也是学生知识的来源。目前广泛研究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材的特点有:以在线学习平台为依托,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及时、使用二维码和交互性;以在线学习平台为依托,集文字、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解析动画、教学视频、操作演示视频、仿真软件、在线测试等多种形式教学。纸质教材成为展示基本知识框架的辅助工具。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思科网院在教学中的应用带动了教学技术的进步,深化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传播,使计算机网络教学变轻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 课程教学改革
  2.1 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变得轻松简单和实用,本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为起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要达到的目的如下:
  (1)对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内容组织结构根据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分别调整;
  (2)对教材的表现形式改革进行研究,增加具有动态表现效果的网络教材;
  (3)校企产学结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4)主要解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概念解释、习题设计、内容结构调整、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培训等问题。
  2.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内容
  (1)教材的内容组织结构改革
  根据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积极探讨对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内容组织结构调整。
  对于管理、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薄弱,计算机通信原理、网络系统模型、网络组件工作原理及协议对他们而言是晦涩难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从现实应用出发,补充一些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比如网页设计、网络病毒的预防、系统维护、数据恢复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其次,管理、工程类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重点在于应用层,要介绍相关专业领域常常会使用到的网络应用组件和服务器,比如浏览器、out-look、DNS服务器、WEB服务器等,不但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应用工具,还要往下讲解清楚网络应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灵 活运用网络应用从而提高本专业的素养;最后,管理、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要重视实践、贴近工作和生活,要重点讲解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无线路由的管理。
  对于物联网、通信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要强化与学科交叉相关的知识,要重点讲解交换技术和网络分层协议,要深化路由器与二、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的教学与实践[2]。另外,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也是重点内容。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则需根据专业方向确定课程内容,需要分解细化传统教材原有章节,增加课时。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首先要对数据传输介质、路由器和交换机原理及配置、VLAN、无线局域网、IP地址和子网划分、路由及路由选择协议等内容进行深度讲解,使学生对网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要介绍DNS服务器、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DHCP服务器及网络服务器Apache等的原理及安装,使学生们充分理解网络服务工作机制。最后再根据计算机不同专业方向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网络工程专业增加局域网的规划与建设、网络维护与管理等实践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增加TCP和UDP协议机制的内容,这些是掌握各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编程的基础。作为实践内容还可使用Python实现基本的Socket通信协议I3]。
  (2)教材内容表现形式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纸质版教材已经不适应学生的需求,应积极精简教材内容,并探讨增加网络版形式的教材。需要研究网络课程专业术语和标准,如并行、串行、同步、异步传输、分组交换、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虚拟局域网的动画或者图片解释方式。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通信原理、网络体系结构等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出现的概念,研究设计出精炼习题,帮助学生内化理解。   (3)校企产学结合
  借助思科网院平台,分别研究和设计适合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鼓励学生参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学习,参与思科网院杯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赛,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参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师资培训,学习行业领域内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提高师资水平。
  (4)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信息化
  教师通过思科网院ITE课程培训并且考试合格后就可以获得开课权限,可以在网院平台创建计算機网络课程,可以创建和管理课程学习的班级,为学生共享课程资源、发布习题、计算成绩。
  教师使用思科网院的”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网络技术实验平台可以创建网络课程实验,学生可以参考发布的实验手册对设备进行配置或者设计网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使用思科网院的在线考试平台,自定义题库实现计算机网络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学生可以随时进入题库练习,测试完可以查看得分、答案及解析,教师可以设置答题的次数,学生可获得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还可以实时获得学生成绩信息[4]。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思科网院提供的CCNA等计算机网络进阶课程。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需要根据专业特征和学情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注重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需要重视师资的培训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网络教学借助思科网院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飞,蔡烁,李利香,等.“新工科”背景下非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8,(07),89-91.
  [2]张志刚,刘美娟,段嗣妍,等.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08),72-74.
  [3]王锦莉.新工科理念下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3):226.
  [4]徐卉.思科网络学院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术,2017,13(15):86-87.
  【通联编辑:闻翔军】
  收稿日期:2019-10-16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校级教研项目(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9JYO01)
  作者简介:易辉艳(1981-),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物联网。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PHP作为Web项目开发语言,类文件之间的相互引用常见又频繁,但在MVC开发模式之下,由于类文件位置的分散,而使得类间引用关系条理不清。为优化代码编写效率与执行效率,运用当前控制器、行为方法路由地址动态装载和改写自动加载类的方法,实现随请求的改变动态加载类文件。  关键词:MVC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060-02  
期刊
MVC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学校传统课堂的重构与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项目学习起源谈
摘要:近10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也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来加速完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繁荣本地区经济、文化,职业学校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推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持续保障社会的人才使用需求,职业教育仍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更深入的课程革新、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然而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能力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学习习惯、缺少学习动力等现象是学生变成技术
摘要:本文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背景和《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标准适用范围的分析入手,结合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重点对标《悉尼协议》,分析《悉尼协议》中适合国内高职教育的做法,提出以成果为导向,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助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悉尼协议;成果导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
摘要:该文从《数据结构》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作了介绍,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对于跨校选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改革,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和总结方法,为下一步进行自主校内SPOC混合翻转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及方法借鉴。  关键词:数据结构;跨校选课;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118-02  1 考试改革的出
摘要: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所谓的“职教20条”,其中强调中高职都要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虚拟软件环境下使用企业级的工程化项目的实践教学案例,采用多维度情景浸入的教学方法,实现虚擬仿真的企业工程案例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虚拟环境;情景浸入;工程化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
摘要:新形势下,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以使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革新,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  中
摘要:翻转课堂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针对计算機基础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引进“雨课堂”教学工具,利用MOOC平台资源,构建全新的“雨课堂”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增强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数据跟踪,改善学习效果,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120-02
目前,深度学习已经应用到医学图像识别领域,相关学者研究并开发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计算机对医学图像的识别与处理,诊断病因,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决策。本文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CNN)背景及相关重要理论知识,基于TensorFlow框架,采用Python作为编程语言,在Anaconda平台搭建卷积神经网络,采集医学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识别操作,实验表明,通过CNN训练的网络能成功识别出不同分类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