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大鼠肝门部胆管壁胶原纤维构筑形态的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与大鼠肝门部胆管壁胶原纤维构筑形态的差异.方法 通过对人与大鼠正常和扩张肝门部胆管壁胶原纤维Masson三色染色,观察人与大鼠胆管纵向与横向切面胶原纤维构筑形态和在应力作用下变化特征.结果 人与大鼠的肝门部胆管壁胶原纤维的构筑形念相似,主要分布在胆管壁的中、外层,胶原纤维束旱波浪状平行排列,之间有分支相连,并与胆管纵轴方向一致.结论 人与大鼠肝外胆管壁胶原纤维构筑形态的相似性,使其解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生存率预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c-statistic值)评价MELD或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预测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根据MELD值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龙头,已深入到外科各专业领域。
期刊
自1990年Jacobs和Fowler先后在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乙状结肠切除术获得成功以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我院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共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期刊
影像介入技术包括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和内镜介入.目前,各种影像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在肝胆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更普遍.肝胆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已成为肝胆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期刊
异物性食管穿孔是一种严重的胸外科急症,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病死率极高[1].1993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共收治异物性食管穿孔23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联合N-亚硝基吗啉(N-nitrosomorpholine,NMOR)诱导建立具有转移潜能的SD大鼠肝癌模型以及合适的剂量和周期.方法 5周龄雄性SD大鼠110只,分成4组:DEN+NMOR组(60只)、DEN组(20只)、NMOR组(20只)以及正常对照组(10只).第1天DEN+NMOR组和DEN组大鼠按100mg/kg腹腔
目的 总结成人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经验.方法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施行了50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供、受者肝动脉的重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形端端连续缝合方式完成.结果 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4%).随访时间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术后和随访期未发现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年实际生存率为92%(46/50).结论 根据供、受者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情况,选择适
目的 探讨在腹部手术中如何降低消化系统肿瘤的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16 913例腹部手术后23例患者并存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腹部术后至再次就诊的时间9 d至10个月.其中20例行再手术治疗,3例行其他治疗.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与腹部其他良性疾病的症状相混淆.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综合分析、重视术中探查,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