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偶书(外二首)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什么鸟
  在芦苇荡的水面上
  游弋着。它有时
  抖一抖翅膀闭上眼睛,有时
  一个猛子扎入水中
  那樣子
  多么像一位故人,手执着时间拂尘
  敛气入骨,在取
  与舍,收
  与放之间,恣意转寰
  不问身在何方,不管薄暮西山
  静
  我的世界
  之所以安静下来
  是因为,河面上那只鸥鸟
  从菖蒲丛中飞出的瞬间
  触碰了内心河琴
  静音键
  晴空下
  一对青年男女,怀抱着婴儿
  说笑着走向河边
  而一只鸥鸟从天空转个弯
  便不见了,蒲草仍旧葳蕤着
  水面上波澜不惊
其他文献
艾以叶入药  性温、味苦、无毒  性味苦、辛、温  入脾、肝、肾  纯阳之性、通十二经  具回阳、理气血、驱风湿  避邪驱鬼、防蚊防蚁、亦于缅怀  譬如屈原  夜 读  当我读到爱,故国已破灭  当我读到仇,长剑已生锈  当我读到春天,骨子里灌满了寒风  在夜里阅读,窥探一個人的一生  隔着一本书的距离,与历史相望  一盏茶的时间,就用目光追上了你  或许,你从英雄的眼里读出寂寞  而我,正企图从
摘要 《克拉丽莎》是塞谬尔·理查逊书信体小说的典范,整部小说由一封封伤感多情的书信组成。作者用书信的形式将人物间的复杂斗争一一展现出来,而这种斗争实际上是一种语义和阐释的斗争,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两种阅读进程,使得这种不确定性得到加剧。本文将会对《克拉丽莎》中不确定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书信体小说 《克拉丽莎》 不确定性  《克拉丽莎》是英国小说家塞谬尔·理查
洪宪帝制至今已近百年,为什么中国读书人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读书人当然应该考虑天下国家,应该有公共关怀,但读书人面对政治实践时,还是应该多些矜持。    1915年,中国走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三年多的共和实践确实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社会秩序始终无法恢复,国家整体实力在急剧下降,朝野各界在参战问题上争执不休,周边危机频繁发生,一个原本在君主立宪轨道上欣欣向荣的共同体因共和而面临着解体危机。这是1915年
第一缕曙光,和蒸熟的知识馅饼  在明净的玻璃窗前逗留片刻  梳着马尾辫的童女,隔着  彩色的玻璃窗,向窗外贩卖  天色渐晚的忧愁。她没有等到  这一刻。就葬在了乡间一座  孤独的坟茔。那里的月光  并没有因石碑的皱纹而老去  儿子在边上种下的萬年青  也已成为她的殉葬者。只有  一代代的爬山虎,才像那些  生前所读的书中的藤蔓,死死缠住  她身后的世界。就像她生前  驻足的建筑物,被改造成图书的兵
幺公经常在月光下歌唱  为此,村里的狗  常常帮腔  几颗星子的夜空  备感凄凉  狗死了一批又一批  人老了一茬又一茬  可幺公还在  还是那个模样儿  经常在月光下歌唱  尽管听歌的姑娘  大多成了故人  尽管他的声音  近乎呜咽  尽管他的坟头  长满了青草  诗人与他的妻子  老婆说:  “你写那破诗  有毛用  既不能填肚皮  又不能暖身子  等哪天有錢了  再写!”  就这样  经常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