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社区体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它的兴起时中国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开展,社区体育在这一时期也有其时代特点。从社区体育活动点,社区体育项目活动状况,社区体育活动状况以及管理等方面来看,社区体育都呈现出一种新的体育形态。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体育 开展 阳光体育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既是我国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热点问题,社区体育不仅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的最好纽带,被社区居民形象地称为社区“润滑剂”,充分发挥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一、社区体育的现状
社区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地开展各种群众体育,坚持科学、健康、有趣的原则。将“阳光体育”融入社区体育这一举措,增加了社区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增长了少年儿童们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在参与人群特征,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站点,活动场地的设施、经费等方面的研究。
(一)在参与群体方面的研究现状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运动项目等都有不同的参与群体。比如在学校以外的场所当中,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极其少的;25岁以下的青年人兴趣广泛,身体素质好,比较愿意参与体育锻炼;50岁以上的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每周锻炼次数最多,锻炼的时间最长,多以保养健身为主。
(二)在体育活动项目方面
体育各项运动项目具有不同技术和设施条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同地域,同龄群体的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为一致,不同运动参与项目主要表现为个人体质、特长、爱好和受场地、器材等影响形成体育活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选择。某些社区主要有走步和跑步类、中国传统养生类、健身操、舞蹈、各种球类、游泳等项目。这些项目运动强度小、负荷低,对场地要求不高。
(三)在活动站点方面
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特点是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选择。但不同的个体条件和外部环境,使锻炼地点呈现差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广场、公园、空地、小区、路边,在广场、公园健身的居民占健身总人数的37.7%;许多社区或街道内有很多单位、企业和学校,但体育活动场所封闭。
(四)设施与经费方面
社区缺乏专属场地设施,体育场地来源较单一。有的社区因场地密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较大;因此,“绿色围城,森林入城”的建设体系规划值得推广。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渠道是单位出资和居民自主出资。除此之外,还来源于社会赞助,其次是开展活动创收及其他政府机构的补助。很多地区社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处于刚刚起步状态,难以支撑起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缺乏相应的体育教育机构,宣传机制和团体,很多人盲目认识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们的多样性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反映出对参与人群缺乏细致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社区居民不同体质研究,针对不同人群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没有以“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二)缺少对体育活动性质的专门研究。研究者对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对社区居民的情况统计不够细致。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本身要适应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
(三)良好的场地设施建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然而城市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速度却很缓慢,这样更加突出体育场馆设施严重匮乏问题。
(四)城市社区管理的网络化体系尚未实现,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较差,对整个居民还没负起相应的责任,出现“越位”现象。了解不足,缺乏相应的内部管理手段,对健身服务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管理者和指导者作为纽带,影响着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顺利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全国体育的发展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居民压力的增加,空闲时间的增多,需要通过体育运动解压。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暴涨,“阳光体育”方略得以实施,把社区和学校融在一起,因此,社会体育行业前景很广,是一门亟待发展的行业,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素质高的团体组织和管理,社区体育指导员也是以热门职业,而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问题很严峻,因此,社区体育的研究对社区体育行业的发展有利,对解决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有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 曾勇.对湖南省永州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02):50-51.
[2]荣霁,陈富强.沈阳市普通社区篮球运动开展状况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06):84-85.
摘 要 社区体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它的兴起时中国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开展,社区体育在这一时期也有其时代特点。从社区体育活动点,社区体育项目活动状况,社区体育活动状况以及管理等方面来看,社区体育都呈现出一种新的体育形态。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体育 开展 阳光体育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既是我国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热点问题,社区体育不仅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的最好纽带,被社区居民形象地称为社区“润滑剂”,充分发挥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一、社区体育的现状
社区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地开展各种群众体育,坚持科学、健康、有趣的原则。将“阳光体育”融入社区体育这一举措,增加了社区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增长了少年儿童们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在参与人群特征,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站点,活动场地的设施、经费等方面的研究。
(一)在参与群体方面的研究现状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运动项目等都有不同的参与群体。比如在学校以外的场所当中,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极其少的;25岁以下的青年人兴趣广泛,身体素质好,比较愿意参与体育锻炼;50岁以上的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每周锻炼次数最多,锻炼的时间最长,多以保养健身为主。
(二)在体育活动项目方面
体育各项运动项目具有不同技术和设施条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同地域,同龄群体的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为一致,不同运动参与项目主要表现为个人体质、特长、爱好和受场地、器材等影响形成体育活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选择。某些社区主要有走步和跑步类、中国传统养生类、健身操、舞蹈、各种球类、游泳等项目。这些项目运动强度小、负荷低,对场地要求不高。
(三)在活动站点方面
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特点是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选择。但不同的个体条件和外部环境,使锻炼地点呈现差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广场、公园、空地、小区、路边,在广场、公园健身的居民占健身总人数的37.7%;许多社区或街道内有很多单位、企业和学校,但体育活动场所封闭。
(四)设施与经费方面
社区缺乏专属场地设施,体育场地来源较单一。有的社区因场地密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较大;因此,“绿色围城,森林入城”的建设体系规划值得推广。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渠道是单位出资和居民自主出资。除此之外,还来源于社会赞助,其次是开展活动创收及其他政府机构的补助。很多地区社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处于刚刚起步状态,难以支撑起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缺乏相应的体育教育机构,宣传机制和团体,很多人盲目认识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们的多样性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反映出对参与人群缺乏细致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社区居民不同体质研究,针对不同人群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没有以“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二)缺少对体育活动性质的专门研究。研究者对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对社区居民的情况统计不够细致。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本身要适应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
(三)良好的场地设施建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然而城市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速度却很缓慢,这样更加突出体育场馆设施严重匮乏问题。
(四)城市社区管理的网络化体系尚未实现,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较差,对整个居民还没负起相应的责任,出现“越位”现象。了解不足,缺乏相应的内部管理手段,对健身服务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管理者和指导者作为纽带,影响着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顺利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全国体育的发展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居民压力的增加,空闲时间的增多,需要通过体育运动解压。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暴涨,“阳光体育”方略得以实施,把社区和学校融在一起,因此,社会体育行业前景很广,是一门亟待发展的行业,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素质高的团体组织和管理,社区体育指导员也是以热门职业,而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问题很严峻,因此,社区体育的研究对社区体育行业的发展有利,对解决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有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 曾勇.对湖南省永州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02):50-51.
[2]荣霁,陈富强.沈阳市普通社区篮球运动开展状况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0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