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58份不同来源的低酚棉抗(耐)黄萎病品种(系)为材料,用RAPD技术研究了该品种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6个RAPD标记,其中50个为多态性标记,遗传多样性位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58份不同来源的低酚棉抗(耐)黄萎病品种(系)为材料,用RAPD技术研究了该品种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6个RAPD标记,其中50个为多态性标记,遗传多样性位点占47.2%.依据RAPD标记进行聚类分析,58个抗、耐黄萎病低酚棉品种可划分为6个RAPD群(RAPD groups,RGs).其中RG I包括24个品种,RGⅡ包括29个品种,两者占总数的91.4%.RGⅣ由GP207gl277和GP208gl213两个品种组成;冀棉19号、中无3366和皖无1号各单独构成1个RG,它们
其他文献
氮素营养在常规白色锦花中研究报道的较多,而对彩色棉的报道较少。为此,在洞庭湖区生态条件下,对棕色彩棉叶片光合特性和氮肥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首先发现了“硒”,并以希腊月亮女神的名字Serene命名,意为保护人类健康。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时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此后,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硒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被赋予了“生命火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等美称。 硒:抗氧化的“好帮手”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2004年9月19日,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由科技部“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喻树迅、李付广、刘传亮等为主要完成人的成果——“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