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趣闻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畬族“宝塔茶”


  畲族男女在完婚前一天,男方须选一位能歌善舞的迎亲伯,挑上20 kg猪肉、四只公鸡、同轿夫四人一起抬着红轿去女家接亲,女方一见红轿到来,鸣炮三声,开门迎接。阿嫂们即把鸡、肉接入过秤。尔后,用红漆樟木八角茶盘捧出五碗清明茶,叠成宝塔形状(五碗茶作三层,上下两层各一碗,中层三碗)唱道:“一顶红轿到娘家,大细喜欢笑哈哈,娘楼无物好招待,先献一盘宝塔茶。”迎亲伯笑着说道:“称(与亲谐音)家嫂,鸡、肉有称无?阿嫂答道:“有称(亲)!有称(亲)!”接着迎亲伯便用山歌作答:“端凳郎坐就算是,亲人泡茶只细腻,清水泡茶甜成蜜,食了娘(指姑娘)茶记得你。”迎亲伯唱罢,用嘴巴咬住宝塔顶上的一碗茶,双手抢下中层的三碗茶,然后一碗一碗地分别递给四名轿夫,他自己则一口饮干顶上的一碗茶,以示“吃得消”。有时,要是遇到不懂民俗的迎亲伯,不是卸不下宝塔茶,就是把茶水弄倒了,或把茶碗打破了,那就会招致女方一顿奚落。

藏族“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由砖茶、马茶、盐巴和酥油做成的,藏族的家庭主妇清早起来第一件工作就是——打茶,即调制成一大壶香喷喷的酥油茶,供全家人一天饮用。如有客人光临,主妇就会用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敬客。客人不能轻易拒绝,至少要喝三碗,喝得越多就会被认为越懂礼貌。酥油茶是将酥油、盐放入长约1 m,直径10 cm的特制木桶中,掺入砖茶、马茶或清茶,用活塞似的木杆反复捣击,融合而成。将其倒入茶壶,置文火上,随时取饮;奶茶是在牛奶或羊奶中掺入清茶煮沸加盐而成。牛油茶是将牛油切块入锅熬化放少许糌粑炒匀,掺入清茶煮沸而成,饮用油茶这在缺少蔬果的干燥寒冷的高原地区尤为重要。当地民俗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诚哉斯言!

苗族“果线茶”


  湖南湘西靖州苗族自治县,有一种奇特的待客茶——果线茶。每当人们品饮这种茶时,就会惊奇地观察到茶水里有“鱼跃”“鸟飞”,真可情趣盎然,妙不可言。
  这种果茶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也独具一格;当地的苗家妇女从柚子树上采摘下一只只幽青碧绿的柚子,先用小刀将柚子切成片状,然后将这一片片柚子镂雕成一尾尾栩栩如生的鱼儿,一只只呼之欲出的鸟雀等,放置在荫凉处风干后收藏后入坛。
  每当客人光顾,他们便摄出一些放入大白瓷碗内,沏入开水,瞬间功夫,翡翠般的茶汤中便会荡漾着“鸟”呀“鱼”呀等什么的,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奇,由于具有欣赏性,因此品饮起来要用搁在碗边的铝调羹一匙一匙地品饮,真要花费那么一阵时间,才恋恋不舍将这香甜扑鼻的果线茶饮完,包括吃掉那些“鸟”“鱼”……据考证,这种独特的茶文化有数百年历史了,这种独特的茶文化,现已成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很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也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侗族“打油茶”


  广西一带的侗族同胞,喜喝油茶(打油茶),打油茶所有茶,有砖茶,也有新采摘的鲜茶叶。
  清明前后,侗族姑娘们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茶,鲜叶采回后,先放在碗里蒸煮至叶黄,取出沥干水加入少许米汤揉搓后用明火烤干,装入竹篓,吊挂于塘上熏烤。制打油茶时,先将铁锅烧热放油入锅,油热后将茶叶倒入锅中翻炒,至茶叶发出清香时加入芝麻、生姜等作料略炒片刻,然后加清水煮沸即成。
  待客时,将沸茶水盛入装有肉丁、鸡丁、豆粒、葱花、香菜、花生等食品的碗中,美味可口、油而不腻。但喝油茶时需当心不要让滚烫的茶水烫伤嘴唇。
  打油茶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一天到晚可随时制作随时饮喝,侗族人好客,并总以茶待客,以茶交友,客人至主人家喝油茶不能客气,不然是对主人的不恭,喝够了只要将主人发的一双筷子驾到碗上,主人便不会再斟茶给你,侗家男女青年还以喝油茶作为相恋相爱的媒介。

白族“三道茶”


  三道茶在1 000多年前就有它的雏形记载:《蛮书》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天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和烹而饮之。”说明早在唐朝白族人就有用花椒和姜跟茶一起煮吃的习俗,它起源于烤茶,白族人为使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解渴时能饱饱肚,就将 一些小食品与茶水伴食这种待客的烤茶(雷响茶)与大理地区吃晌午的小食品相结合,发展成了如今三道茶。
  第一道茶用大理特产沱茶泡制,沱茶味苦,有解渴提神。解除疲劳、助消化、减肥的功能;第二道茶在茶水加入大理特产乳扇、泡核桃片、蜂蜜,甜而不腻,是能充饥的甜茶,第三道茶是由点苍山麓的云南八大名茶之一的“苍山雪绿”加生姜、花椒、肉桂等名贵中药炮制而成,这道略带麻辣的多味茶,不但使人回味无穷,还具有温胃散寒,滋阴补肾,润肺祛痰的功效,是由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变成了一苦二甜三多味茶了。

维吾尔族“嚼茶”


  维吾尔族人喜欢将带有烟叶的黄砖或茯茶煎熬后,加入牛奶和食盐煮沸,连同茶叶一起咀嚼饮下。如果你到维吾尔族人家做客饮茶时同茶渣一并食之,就会被认为懂礼貌,达达姆(老大爷)会满意的拍着你的肩膀,称你为“阿达西”(朋友)。

回族“八宝茶”


  回族同胞常用此茶招待临门的贵宾。这种茶掺有杏干、葡萄干、龙眼肉、荔枝干、花生、冰糖等喝起来香甜可口,还有滋阴润肺、清香利喉之功效。

傣族“烤茶”


  傣族同胞长期以来喜爱饮用一种别具特色的风味茶——烤茶。制作时,他们先将陶瓦罐放置在火塘上烤烫。
  随即把晒干的清茶叶放入罐内继续烤制茶叶成黄色,发出阵阵清香时,冲入开水煎熬,待茶水沸腾时,即成香喷喷的烤茶。

壮族“甜茶”


  甜茶是壮族群众的传统饮品,它是有很多讲究的茶礼。壮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亲时姑娘就给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男青年饮“甜茶”就表示姑娘同意了;如果没放糖,则表明不同意,这种表达方式,既特别而又含蓄。

彝族“腌茶”


  这是云南山区的部分彝族同胞喜爱的一种“茶”,将采下的鲜茶放入灰泥缸中,边放边压,直到压满,最后用重盖子压紧,数月后,即制成味道独特的“腌茶”了。
其他文献
红白菱角烧是江南一道有名的小吃,其做法是:将红萝卜和白萝卜洗净,切成V字形小段,再用竹签依次穿成一串。随后,将菱角也用竹签穿上,通常一串为四粒。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将萝卜串与菱角串一起放在铁架上烤。在烤制的过程中,慢慢抹上油膏、果糖、香油等调料,让其入味。烤至菱角熟透时,再撒上山椒粉,这样就可以开心地享用了。  提起菱角,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采菱曲》:“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近日,微博上“抹茶火锅、榴莲火锅”上了热搜,关注人数达到了1.3亿,一度成为火锅界争相讨论的话题。  先不说这家火锅店后期经营是否能获得成功,单拿这一件事来说,算的上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创意营销,着实赚到了不少关注。  一个有创意的小点子,既可节省营销成本,还能带来源源顾客,小点子里面隐藏着大商机。  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各位火锅企业老板是否已经制定好2020年的营销活动了呢?不妨来看看餐见君收集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