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8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设备在教学中日益普及,电教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展现着文字蕴含着的情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进入课堂。电教媒体能创设情境极大的激发兴趣,通过电教能突破难点,弥补教学中创新思维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教媒体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激发学习兴趣,插上兴趣的翅膀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即创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主动求索的学习环境,主动地“爱学”、“乐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语文教学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识字量大,且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不大,但是利用电教媒体就不同了。出示生字的來历演变,通过形象的象形字理解字义,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就高些。在一年级学习《口耳目》一课,先出示“火”的象形字,让学生感受甲骨文中“火”,然后理解“火”的意思。学生自然明白,最后进行扩词练习,学生的词汇量也会有所增加。在指导书写汉字时,可以运用电教媒体视频演示名家是怎么样书写汉字的,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既提高了兴趣,又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二、声情并茂,插上情感的翅膀。
  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人的情感,而“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经常发生“启而不发”的现象。电教媒体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可见的图像。只要教师恰当的借助图像,音乐渲染等手段,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田,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并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从而达到“情自景生”“不启自发”的目的。
  在《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由于所处年代的原因,学生很难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以及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出示图片,出示文字,音乐响起,教师深情的叙述,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10月26日,照片上75岁的朝鲜李大娘和23岁的中国战士张喜武相拥而泣,其实,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可以这样说,那一天,中朝两国人民是在情海中前行,泪雨中前进。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最后几段话,升华了感情。
  三、释疑解难,插上理解的翅膀。
  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生涩的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展示,学生自然能够掌握,而对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去感知、理解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学生对文中太阳的大不能客观感受,出示一个太阳和几个地球的动感图片,学生立刻就有了概念,突破了难点太阳的大。
  在教学《最大的“书”》一课中,文章中的化石形成学生不是很明白,这是插入一段化石形成的视频,再加上解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陆地,一只恐龙生活在这里。不久,恐龙死去,只留下他的尸骨,后来,陆地下沉,海水上升,恐龙的尸骨被泥沙掩埋,潮涨潮落,地壳经过不断的运动,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这里慢慢地变成了高山,经过风吹日晒,恐龙的尸骨显露出来就成了现在的化石”,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化石是怎么形成的了,对学习文本有了极大的帮助。
  四、积极思索,插上创新的翅膀。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电教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开发创新潜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平台。教学中,电教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发展,产生创新的火花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写奇石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奇石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根据想象起名字”。教师在利用电教展示学法规律,让学生开动脑筋,叙述“天狗望月”这块奇石的样子。这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形成,就一定能达到质的飞跃。
  现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是一种普遍高效的教学手段,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电教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电教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要慎重的恰当的使用它,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李梅(1976.10-),女,汉族,山东淄博人。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东营市胜利振兴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中物理学科的具体功能以及重要性,并结合当下高职院校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情况,对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加强物理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物理学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改革探讨;物理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高职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
【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素质。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0-01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所以说小学语文是
民国初年,陈焕章在康有为的启发下提出“三本同堂制”,设想将祀天、祀孔、祀祖三种独立的祭祀仪式和民间习俗融合,进行合祀,又在家乡将“三本同堂制”付诸实践,并阐述三本同
摘要 [目的] 探讨3个OT系列切花百合品种开花期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性。[方法] 以从荷兰引进的3个OT系列切花百合品种可可茶(Cocossa)、冰块(Ice Cube)、萨塔瑞罗(Saltarello)为供试材料, 在开花期对各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行观测,比较了不同品种光合作用的共性和特性。[结果] 在相同光照及高温条件下,冰块(Ice Cube)用“午休”来减少光合作用及叶片水分蒸腾速率,且
【摘 要】 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应该转变思路,抓住时机,研究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挖掘本校教师潜力,研究本校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教材研究,推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编写原则  【中圖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
【摘 要】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言语的理性的直觉能力。英语语感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是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还包括对上下文提及的判断能力,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感教学 策略 经验  【中图分类
摘要:当今职场社会,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普遍提高,对于大学辅导员而言,面临学生问题的不断变化、学校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其工作技能的需求也提出新挑战。本文从辅导员工作技能现状出发,针对工作中常用的专业技能展开探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而形成对辅导员职业化培养的浅析。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技能 职业标准 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
【摘要】高校生物类课程内容繁杂,重难点多,部分内容着眼微观,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遗忘。利用教学微视频,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 致病病原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2-02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革新,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的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而且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根据研究不难发现,激励理论对于提高初中学校的管理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找出最有效的应用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中,对激励理论的概念及其应用到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及分析,并对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