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一片,月曼清游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佛还是老旧宁波风舒云淡,日暮气清的秋日傍晚,沾染月湖氤氲腾腾的烟水,转响车铃,父亲与我穿过那条拗花小巷,路过那条老街马衙,贪婪地觅着满城遍布的甜浓木樨香,心中惦念着范家书阁前又生长了一年木轮的嘉木,启扣明代范兵部之传世书城——天一阁,在父亲眼中,若要寻访甬上仲秋之雅韵,唯此书阁,是别无它所的。
  爱煞那片天一生水的园林风光,每到高秋气象,秋光叠影之时,或抚摸着千晋斋前的竹篱遥感摩诘的起坐弹鸣琴,或默立于天一池畔品思静秋之露凝香馨、黄花满径。游步换景心下充满宁馨自得的愉悦,顾而沉思,立于树荫拈赏桂蕊,行望月之令唱秋凉之赋,性便随之而喜。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色曼美,清游有情,置席山亭,陈莲藕、秋饼、香菱、秋梨四味,享秋节之肴馔,吟赏风林。俄而,桂月初绽,龙吟凤森,遥见阿嫦脂粉红妆舞袖仲秋兮!
  摆起了祭月的供品,简简单单的,秋果四品,葡萄、莲藕、火柿、白枣,秋饼四方,是天软酥糯的苏式秋饼,惦着脚尖,向佛龛内借了三支檀香,小心翼翼地捧住黑釉雄狮抱球三足炉,拿出私珍的瓷胎紫砂茶杯,取过储库里今春新出的龙井,将所有能想到的祀品零零罗罗地列在窄面黑地做出绦结双璧样子的明式琴几之上,当香烟从狮口和镂空的绣球口里袅袅地腾起,我的心,也便随着这缕檀烟,舒扬高渺,变得无比柔软,无比多情。
  “三五仲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清凉的夜,似水,缓缓地滑过我的身躯,而那份如水的气息,却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中秋节宁波人也称之为“月节”、“月夕”、“仲秋”等,根据《宁波府志》记载:“仲秋夕设瓜果饼饵,焚香祀月,儿女罗拜。”“各家皆置酒玩月。”中秋佳节是甬地一年最好的景候,团团月儿,盈盈秋香,甬地的人家珍视这天赐佳节,大家子往往定在农历八月十六那天阖家过节。
  这天如没特殊的急办事,儿女们都要回父母家,女婿需上岳父母家“送节”,中午合家老少要在一起吃“团圆饭”,菜肴里必需要有一碗鸭子炖芋艿。宁波民间谚语云:鸭肉骨头水溻糕,八月十六等勿到。鸭肉炖芋艿是宁波民间过中秋必备菜肴。“鸭肉骨头”指的是老鸭,入秋后鸭肉更香更嫩,配以笋干、香菇、火腿等辅料,味道别具一格。芋艿圆润洁白,象征明月;鸭子则象征鸿雁,鸿雁报喜,大吉大利。这道菜相当喜庆。
  在宁波,中秋节还有拜月习俗,也叫祭月。鄞县有俗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当月亮升起,在庭院里设一张桌子,供奉月饼、瓜果、鸡冠花等祭品,桌上还放着捣药臼杵,桌前或墙上挂一幅月宫图,另设香案。女主人点起香烛,朝月拜祷,口中念念有词,祈告嫦娥娘娘保佑一家平安,女儿长得漂亮聪明,找个如意郎君。一家人围着桌子,喝桂花酒,吃月饼、水果,兼而赏月。
  从前的甬人喜欢吃苏氏月饼,所以也自创了类同于“苏月”的“宁式月饼”保留了传统的宁波口味。“宁月”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甜的如玫瑰、枣泥、芝麻、白糖,咸的如三鲜肉月饼、火腿月饼;从馅料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
  “苔菜月饼”是“宁月”的代表,名声在外。宁波人称苔菜为“苔条”,苔条月饼选用优质苔条为料作馅,苔菜细嫩色绿,酥皮光洁,层次均匀,口感精致,酥软白净。上等的苔条月饼除了苔菜外,还配以芝麻、果仁、桃仁等馅料调成椒盐味,甜中带咸,咸里透鲜香。还有一味海鲜月饼,身处海边的宁波人最钟情“原汁原味、鲜咸合一”的海鲜。因此,宁式月饼中还有以虾米、鱿鱼等为馅料的“海鲜月饼”,口味独特。此味月饼可是国内其他地方少见的。
  另有一种叫做红绫饼,酥皮烤成金黄色,正中间敲上红印,再在饼上盖上红绫,所以才叫做“红绫饼”。一般用豆沙、白砂糖做馅料,还加上桃仁、金橘等辅料,酥松香甜。周作人曾说:“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这诗里提到的就是红绫饼。
其他文献
“零脂肪”牢牢抓住了消费者“脂肪越少越健康”的心理,让人们心甘情愿为其产品买单。再加上商家的大肆宣传,常在“零脂肪”饮料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零脂更健康”、“让身体无负担地享受健康”等字样,将“零脂肪”和“健康”直接画等号。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通过分析“零脂肪”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发现,这类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往往较高,相应地,其能量就变得很高。  零脂肪≠不长膘  我们以某品牌的一瓶
芝麻酱烧饼  芝麻酱烧饼是北京早点的“大路货”,一般的烧饼铺均以此为主打产品。烙烧饼的面虽说是“半发面儿”,但要“筋道”,一块面揉好了,在案子上能擀得很薄,然后抹上香油泻过的芝麻酱,均匀撒上细花椒盐儿,卷好,揪成直径4~5厘米的圆形“剂子”,按扁后码放整齐,上刷一层极稀的饴糖,挨个翻到芝麻盆里蘸芝麻,擀薄,放到大烧饼铛上,一铛可烙三四十个。两面烙熟后,再放到铛下炉边的“码道”上烤。出炉的烧饼,表面
饮茶早在中国古代便已风行,不论是帝王还是百姓都把饮茶当作生活中的必需。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不同阶层的茶俗,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风致、行为,也成为不同时期社会缩影的一个侧面。帝王饮茶,讲究排场盛大,奢华享受,意在炫耀权利、富贵;文人学士饮茶,意在托物寄怀,鉴赏艺术,追求雅致情趣;民间日常饮茶,重在品味生活滋味。可见,中国茶文化对不同阶层的需求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