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大幅增加的车载数量,公路交工后才运行几年就出现了大量的病害,使用性能也大大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工艺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从沥青路面的原材料选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几个方面,提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各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摊铺;碾压
由于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大幅增加的车载数量,公路交工后才运行几年就出现了大量的病害,出现较多的是早期破坏现象,使用性能也大大的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避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尤为重要,要发挥沥青路面的优点,必须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要求
(1)沥青: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
(2)粗集料: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格选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选用石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3)细集料:沥青混凝土细集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细集料的规格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石灰岩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清除干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
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混合料配合比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满足要求后,即作为生产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三、沥青路面的铺筑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按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指导生产,进行拌和。首先对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温度不得超过200℃,并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2、混合料的运输
采用干净有金属底版的载重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均配备苫布,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施工中摊铺机前方时刻有2-3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时采用2台同型号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前进速度与供料速度协调,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具有振捣夯击功能,且精度较高,能够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摊铺机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立即跟上,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均匀。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40℃,不超过165℃。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混合料的压实是沥青路面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要配备足够的压实设备,同时应选择大吨位的设备,还应尽量选用双轮振动压路机。
沥青路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初压: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慢速均匀碾压2遍,初压温度在110~140℃之间。复压:复压紧接初压进行,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6遍,双振压路机加振碾压2遍,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为止,温度控制在90~110℃之间终压。终压:紧接复压进行,采用双振压路机不加振碾压2遍,使路面平整,无明显轮迹,终压温度控制在70~90℃之间。
压路机碾压时控制好各碾压阶段的行驶速度,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為一遍。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未冷却的路段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待。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关闭振动。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路边缘地区,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5、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测标高,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保证沥青混凝土不离析,如发生离析,要人工筛料弥补;
(3)、用三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尤其是接头,摊铺机停机、压路机换向部位要作为检测控制的重点。随时修正平整度不合格部位。
四、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控制系统中,从原材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摊铺、沥青混凝土压实等方面分析、注重影响质量的因素,对影响质量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建造出质量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才能使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出版社: 人民交通; 第1版 (2005年4月1日)
作者简介:左洪平,男,1975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张素华,女,198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摊铺;碾压
由于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大幅增加的车载数量,公路交工后才运行几年就出现了大量的病害,出现较多的是早期破坏现象,使用性能也大大的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避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尤为重要,要发挥沥青路面的优点,必须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要求
(1)沥青: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
(2)粗集料: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格选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选用石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3)细集料:沥青混凝土细集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细集料的规格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石灰岩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清除干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
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混合料配合比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满足要求后,即作为生产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三、沥青路面的铺筑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按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指导生产,进行拌和。首先对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温度不得超过200℃,并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2、混合料的运输
采用干净有金属底版的载重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均配备苫布,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施工中摊铺机前方时刻有2-3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时采用2台同型号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前进速度与供料速度协调,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具有振捣夯击功能,且精度较高,能够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摊铺机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立即跟上,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均匀。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40℃,不超过165℃。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混合料的压实是沥青路面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要配备足够的压实设备,同时应选择大吨位的设备,还应尽量选用双轮振动压路机。
沥青路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初压: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慢速均匀碾压2遍,初压温度在110~140℃之间。复压:复压紧接初压进行,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6遍,双振压路机加振碾压2遍,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为止,温度控制在90~110℃之间终压。终压:紧接复压进行,采用双振压路机不加振碾压2遍,使路面平整,无明显轮迹,终压温度控制在70~90℃之间。
压路机碾压时控制好各碾压阶段的行驶速度,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為一遍。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未冷却的路段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待。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关闭振动。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路边缘地区,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5、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测标高,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保证沥青混凝土不离析,如发生离析,要人工筛料弥补;
(3)、用三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尤其是接头,摊铺机停机、压路机换向部位要作为检测控制的重点。随时修正平整度不合格部位。
四、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控制系统中,从原材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摊铺、沥青混凝土压实等方面分析、注重影响质量的因素,对影响质量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建造出质量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才能使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出版社: 人民交通; 第1版 (2005年4月1日)
作者简介:左洪平,男,1975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张素华,女,198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