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w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接收并行宫腔镜妇科疾病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 妇科疾病手术 综合护理模式 临床护理
  妇科疾病较为较多,其中大部分为宫内疾病,例如功血、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严重危害到女性的身心健康[1]。宫腔镜在妇科疾病临床治疗应用之后,为各类宫内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以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以及恢复快等优点,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剖腹术,成为临床妇科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2]。本文主要就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宫腔镜妇科疾病手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7.3)岁;其中功血6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8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年龄23—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7.5)岁;其中功血9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后基础护理
  手术结束待患者完全清醒,送回病房之后,马上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与持续低流量吸氧,对于痛阈较低的患者应该适当的镇痛。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血压、脉搏以及呼吸和氧饱和度等,每30min进行一次,然后稍微延长时间的间隔进行记录,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无腹痛、腹腔内出血征象以及阴道流血等情况,如果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可适当给予宫缩剂或者止血药,以免发生人流综合征。
  1.2.2 术后心理护理
  宫腔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但是手术部位毕竟是处于生殖器官,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心理负担可能会比较沉重,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护理人员还应该嘱家属和患者多交流,确保的患者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情。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的的依从性。
  1.2.3 阴道流液护理
  宫腔镜下手术结束之后,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阴道流液,护理人员应该检查是流血还是其他的组织液,然后指导患者保持外阴的干燥和清洁,在出血期间应该于早晚两次清洁会阴,并勤换卫生巾。如果患者的流血量较大,患者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则可排除内出血的可能,应该采用适当的缩宫素等药物。
  1.2.4 术后疼痛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大部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说明疼痛具体原因,提醒患者放松,告知患者疼痛一般在2小时之后就能慢慢缓解,如果患者疼痛感过于剧烈,应该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剂。
  1.2.5 饮食指导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麻醉、手术方式,按医嘱指导饮食,且尽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少食用脂肪与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高能量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禁止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便于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选软件的版本是SPSS20.0,对文中涉及到的各项计量数据,选“(x±s)”代表;在分析文中相关计数资料时,予以“X2”检验。此外,在检验文中计量资料时,以“t”进行。通过客观对照两组入选对象相关数据信息,若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8)天,平均住院天数为(6.2±0.91)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8—1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4.6±2.23)天,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宫腔镜妇科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且该种手术能够保留子宫的生理完整性,创伤小,是微创手术的典范,因此,近年来在各类宫腔内良性疾病治疗中,宫腔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宫腔镜手术设备属于贵重精密器械,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和保养宫腔镜的设备和器械,而且还需要在患者手术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宫腔镜妇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倩,王路,崔新苗.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01:73-74.
  [2]黄兰兰.妇科宫腔疾病应用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的护理观察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27:3840-3841.
  [3]董伶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治疗妇科疾病的手术配合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1:v2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和2015年6月至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3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列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22.9%),护理总满意率(91.4%)高于对照组(77.1%),差异较为显著(P0.05
目的:本文探讨首次X线胸片诊断胸部示大片状阴影患者病例特点,并结合临床多渠道诊断疾病情况,分析胸部大片状阴影患者患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首次就诊以胸部X线胸片显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 将我院内48例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均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以及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摘 要】 本着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防范与未然的目的,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产科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解析了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以期优化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川。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
目的:探析产妇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