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在儿童的童年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教师通过童话教学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童话教学这种符号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训练和发展儿童的阅读、写作、表演等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语言美、情感美、生活美等。童话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童话;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童话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小学语文名师以及由他们创立的风格各异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期间既有老一辈教师辛勤耕耘的成果,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等,也有年轻一代教师不断探索的轨迹,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等。近几年来,对童话教学的探索也呈如火如荼之势。本文就童话教学的某些方面作一些梳理与探究。
一、小学语文童话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在丰富多样的儿童文学中,童话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为古老的体裁之一,是最能与儿童紧密联系的,最受十岁以下的儿童喜欢的传统形式。其实,岂止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喜欢童话,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童话在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语文课标对于童话教学的建议是要掌握童话的结构和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演讲和表演。童话教学不适合分析其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童话的教育价值。
二、童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首先,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发挥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第一,要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通过童话进入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情感思想。如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这些方法手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及缺点,矫正其不足之处,发扬其优势,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在教师了解学生的同时增长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第二,要掌握童话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认真诵读,通过读来体会文学的语言艺术。教师运用童话语言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那么学生学习童话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以教师的范读为标准进行学习,从而体会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其实,童话的写作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他们才是童话的写作对象。小学生熟悉童话的语言,并且喜爱童话的语言。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由的尽情的用自己的语言去阅读童话,用自己稚嫩丰富的情感去理解童话读物。
情景表演,通过演来感受文学的形象。经过从小对童话的阅读,学生的肚子里装了许多童话故事,对童话里的人物形象也有自己的理解。在學习课文时,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把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印象也更深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另外又使学生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使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练习演讲,通过讲来初识文学的表达美。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儿童对童话内容与内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体悟。教师要引导儿童去练习讲童话,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的丰富,还锻炼了其表达能力。在学习讲童话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的情节美和表达美。
品味精髓,通过品来体味多彩的生活美。教师在让学生阅读童话之后,要创设童话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体味,通过文学的视角去审视童话。让学生在童话中发现生活美,由童话联系到生活。教师牵引着学生用心去感受体会,空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交流讨论,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各自的阅读中体会到的生活美。
第三,可以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在教师将童话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可以永葆天真的童心。天真的童心是作为小学教师所必备的,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在对其工作充满热情的同时,对学生也充满热忱,也让小学生感到很容易接近。此外,教师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好的发掘他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其次,童话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童话有助于小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童话可以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发展,小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童话作品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融入童话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之中。进入童话所塑造的情节之中,感受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并被故事中的情感所打动。从而体悟到人间至情至善的真谛,领悟到生活与人生的意义。这一过程有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童话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学习语文可以放飞儿童多姿多彩的梦,能激发他们固有的灵性,使他们天生的诗情画意得以显现,能唤醒他们的悟性,从而他们对民族的感情,对祖国的语言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说从童话中,儿童可以学到很多。不仅开阔了思维,丰富了想象,更使他们的情感上了一个台阶。
童话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很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创设的情境,将自己于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融为一体,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学生在阅读中无意识地把握了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语言能力也因此逐步提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情境中活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童话教学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儿童是具备创造潜能的,富有幻想,喜欢新奇的事物是儿童的天性。童话正好符合了儿童这样的天性,与儿童的思维特点接轨。童话与想象紧密相连,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平凡的、常见的人、物、现象等等,纵横交错地编织成了一幅幅不同寻常的画面。一个色彩斑澜的幻想世界在儿童面前呈现出来,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童话;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童话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小学语文名师以及由他们创立的风格各异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期间既有老一辈教师辛勤耕耘的成果,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等,也有年轻一代教师不断探索的轨迹,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等。近几年来,对童话教学的探索也呈如火如荼之势。本文就童话教学的某些方面作一些梳理与探究。
一、小学语文童话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在丰富多样的儿童文学中,童话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为古老的体裁之一,是最能与儿童紧密联系的,最受十岁以下的儿童喜欢的传统形式。其实,岂止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喜欢童话,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童话在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语文课标对于童话教学的建议是要掌握童话的结构和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演讲和表演。童话教学不适合分析其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童话的教育价值。
二、童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首先,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发挥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第一,要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通过童话进入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情感思想。如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这些方法手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及缺点,矫正其不足之处,发扬其优势,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在教师了解学生的同时增长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第二,要掌握童话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认真诵读,通过读来体会文学的语言艺术。教师运用童话语言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那么学生学习童话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以教师的范读为标准进行学习,从而体会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其实,童话的写作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他们才是童话的写作对象。小学生熟悉童话的语言,并且喜爱童话的语言。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由的尽情的用自己的语言去阅读童话,用自己稚嫩丰富的情感去理解童话读物。
情景表演,通过演来感受文学的形象。经过从小对童话的阅读,学生的肚子里装了许多童话故事,对童话里的人物形象也有自己的理解。在學习课文时,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把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印象也更深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另外又使学生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使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练习演讲,通过讲来初识文学的表达美。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儿童对童话内容与内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体悟。教师要引导儿童去练习讲童话,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的丰富,还锻炼了其表达能力。在学习讲童话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的情节美和表达美。
品味精髓,通过品来体味多彩的生活美。教师在让学生阅读童话之后,要创设童话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体味,通过文学的视角去审视童话。让学生在童话中发现生活美,由童话联系到生活。教师牵引着学生用心去感受体会,空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交流讨论,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各自的阅读中体会到的生活美。
第三,可以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在教师将童话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可以永葆天真的童心。天真的童心是作为小学教师所必备的,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在对其工作充满热情的同时,对学生也充满热忱,也让小学生感到很容易接近。此外,教师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好的发掘他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其次,童话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童话有助于小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童话可以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发展,小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童话作品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融入童话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之中。进入童话所塑造的情节之中,感受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并被故事中的情感所打动。从而体悟到人间至情至善的真谛,领悟到生活与人生的意义。这一过程有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童话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学习语文可以放飞儿童多姿多彩的梦,能激发他们固有的灵性,使他们天生的诗情画意得以显现,能唤醒他们的悟性,从而他们对民族的感情,对祖国的语言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说从童话中,儿童可以学到很多。不仅开阔了思维,丰富了想象,更使他们的情感上了一个台阶。
童话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很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创设的情境,将自己于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融为一体,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学生在阅读中无意识地把握了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语言能力也因此逐步提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情境中活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童话教学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儿童是具备创造潜能的,富有幻想,喜欢新奇的事物是儿童的天性。童话正好符合了儿童这样的天性,与儿童的思维特点接轨。童话与想象紧密相连,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平凡的、常见的人、物、现象等等,纵横交错地编织成了一幅幅不同寻常的画面。一个色彩斑澜的幻想世界在儿童面前呈现出来,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