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国家”的领养攻略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儿科护士Brenda Tobey前往太子港参与海地大地震灾后重建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她在一家孤儿院里见到了当时只有6周大的婴儿Luke,Luke的家人在地震中不幸身亡。Brenda看到Luke的第一眼,就被这个大眼睛的小宝贝吸引住了。终于,6年之后,她和丈夫再次前往海地,将“儿子”接到了美国。

  美国人素有“满世界领养孩子”的传统,中国弃婴的“领养大潮”是从上世纪末才开始的,而在此前最热门的被领养儿童来源地是韩国。美国有纪录的最早跨国领养儿童事件发生在1851年,领养家庭住在马萨诸塞州,被领养的则是一名来自北爱尔兰的孤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家庭领养了许多来自欧洲德国等地因战争和饥荒而失去家庭的孤儿和弃婴。二战期间,英国为避免儿童遭受纳粹“大轰炸”的荼毒,曾有组织地将成千上万儿童疏散到美国和加拿大,其中一些儿童的父母和直系亲属随后在大轰炸中丧生,这些儿童中相当一部分最终留在了美国养父母家中。二战后许多参战国家变成一片废墟,而美国却“风景这边独好”,大量美国家庭领养了德国、日本和西欧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国家的孤儿和弃婴。此后朝鲜战争、越战结束、印巴冲突、印度支那危机、苏联解体、非洲饥荒、海地地震……战后几乎每次天灾人祸,都会有一大批“事发地”的孤儿、弃婴漂洋过海,成为美国领养家庭的新成员。
  尽管如此,和许多国际间人士的印象不同,美国领养家庭收养儿童的“大头”仍然是本土孩子:2008年美国全年收养海外儿童19569人,占总收养未成年人数量14%;2015年全年美国海外收养儿童总数则只有5647人,也就是说,不论数量、比例,都呈曲线下降态势。

美国何以热衷于“满世界领养孩子”?


  首先,美国领养儿童的条件比较宽松,不但已婚无子女家庭可以领养,多子女家庭和单身人士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同样可以领养,这就令美国领养家庭的总基数远大于“尺寸”相近的其他国家,基数大了,海外领养孩子的总数自然也就大了。
  其次,传统上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许多美国家庭希望领养和自己同族源的孩子,当本土难以满足要求时就会把目光转移到海外;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熔炉”意识增强,领养家庭普遍对肤色、族裔等不再“敏感”,也愿意把领养的目光投注到海外;第三,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被领养儿童的主要来源是孤儿、流浪儿和贫困儿,在美国这样的儿童数量并不多,许多本土待领养儿童都有直系亲属或监护人,只是因为种种特殊原因将孩子送交领养,这就令领养过程充满变数,有时领养家庭折腾很久,对方却半途变卦,有时领养已经完结,但孩子的生父母却“阴魂不散”纠缠不休,这都令养父母家庭不胜其扰,而海外领养、尤其通过孤儿院等慈善机构领养,就基本上可以杜绝这些隐患;第四,领养家庭通常希望被领养的孩子岁数小一点,身心健康一些,这样的孩子容易和领养家庭产生亲近感,也不会有太多不易治疗的疾病或不易纠正的恶习,而据一份资料显示,美国本土领养系统中待领养的孩子普遍年龄较大,1岁以下婴幼儿占比仅6%,5岁以下的也只有30%,与之相比,供美国领养家庭选择领养的“国际领养源”,1岁以下婴幼儿占比高达50%,5岁以下儿童占比更高达90%,两相对比,如何选择自然一目了然。
  美国国内收养受到许多地方法规限制,有的州不允许单身者收养孩子,有些州不允许超过40岁的养父母收养,一些州不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子女……而这些限制却对跨国收养完全无效,这也让很多无法合法收养本土孩子的美国家庭转向收养“国际孤儿”——许多见诸报端的美国养父母都是年迈的老者,这并非偶然,他们中很多人实际上是因为不再有资格收养本土孩子,才转而收养外国养子女的。
  除此以外,收养成本、耗时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尽管许多名人、明星频繁带着收养的外国孩子亮相、走秀,但毋庸讳言,绝大多数美国领养家庭都是收入平平的普通人家,他们必须考虑领养成本。在美国领养一名本土孩子,往往需要给原监护家庭或机构支付一笔不菲的补偿费,且“走流程”动辄三年两载,而与之相比,领养一名“国际养子女”不但费用低廉得多,而且无需等待很久。在社交平台Quora 和Reddit上都有规模不小的“国际领养群组”,不少已领养了国际孤儿的美国家庭坦言,他们最初是打算领养美国孩子的,但“实在劳民伤财”,有的还白忙了好几趟,最终被迫把目光转向国外,而后者则简便得多,“花3个月,跑两趟,基本上就全部搞定”。

领养法律法规


  美国儿童收养的立法权归于各州,最早的收养法规是1851年马萨诸塞州通过的,这也是世界上首部和收养有关的专门性成文法(第一部全国性收养成文法是1926年英國生效的),在这部法规中确立了“收养应以被收养者利益为第一优先”的基本原则,至今仍为美国各州收养法规所普遍遵循。1917年明尼苏达州收养法首先规定了“隐私及保密原则”,确保被收养儿童的生父母和养父母均无法完全查阅所有和收养有关的文件纪录。
  1980年,美国通过了联邦法规《收养救助与儿童福利法》(Adoption Assistance and Child Welfare Act),规定任何儿童都应首先寻求和血缘家庭、直系亲属及监护人的关系,只有在这一切努力均归于无效情况下方能进入待领养体系;规定领养者必须和待领养儿童见面,并签署领养承诺书,一旦确认领养关系不得单方面反悔。这些规定的目的,首先是力图以此杜绝“变相儿童买卖”,其次是希望借此避免领养家庭仅凭一时热情领养,见到孩子本人后却反悔、嫌弃,造成对被领养儿童不利的后果。
  1997年,联邦层面通过《收养与家庭安全法案》(Adoption and Safe Families Act),取消了此前一直被视作合法的“长期寄养”制度,规定长期寄养不得超过3个月,并确定了“长期寄养只是被寄养儿童重返永久性家庭的过渡”这一原则,这意味着大量原先处于“长期寄养”的待领养儿童在很短时间内就需面对“要么回归血缘家庭,要么被领养”的“二选一”选择,与之配套,联邦和各州相继设立了领养家庭的激励补助和减/退税机制,使得领养儿童可以顺利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当然,美国是工业化国家中唯一非全民福利体系国家,这也让其理顺领养关系成本较其他工业化国家(比如同样盛行海外领养的加拿大)要低得多。
其他文献
直辖以来,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从总体上看,库区目前尚处于由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型的起始期。2005年,库区15个区县人均GDP为8593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1.6%,全市人均水平的77.6%。  当前,在制约和影响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深层次因素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是产业和就业。    产业虚、就业难:建设新库区的两大拦路虎    一产“弱”、二产“
去年初至今年5月,一个以“十大金刚”为首纠集40余人的特大盗窃团伙——“铁盗游击队”,打破了成渝铁道线的安宁。接连发生的铁路运输物资被盗案,严重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铁道沿线的和谐——    幽灵闪现成渝铁路起狼烟    2005年9月20日,皓月当空,万籁俱寂。夜色中,几条黑影像幽灵一样,沿老成渝公路,匆匆向荣昌县石燕桥车站奔去。  此时,由内江开往重庆的41001次货物列车正缓缓进站。  只见
美人鱼在海中唱出的优美旋律听不到了,哈利波特世界的魔法也都失效,进击的巨人没有攻击人类,迪士尼公主们也不能与王子会面,柯南没有办法继续破案,小黄人和匹诺曹也都未能出演他们的剧本……——一切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等待播放键开启之时。  在我写这篇游记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阪环球影城和东京迪士尼乐园都已经临时关闭了。记得两周前我去游玩时还是人山人海的游乐园,此时已是空空荡荡了吧?影城大道两旁的餐厅也
5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收到农民工子女、郑州市金水区纬四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谢露的来信后,心里非常高兴,挥笔在谢露同学的信上批示道:“谢谢谢露小朋友给我写来这封热情洋溢的信。对小朋友们,特别是作为农民工子女的小朋友们,学习、生活如此快乐,我感到非常高兴。祝愿小朋友们在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下,茁壮成长,永远快乐!”  小谢露来自周口市郸城县一个偏僻的农村,她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郑州,由于户口问题,面临着
如果推选今夏重庆最流行的词,非“抗旱”莫属。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抗旱战果,重庆市委、市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中的一个排比句堪称经典:“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年罕见的抗灾,百年惊叹的成就。”最值得珍惜的成就,当数在抗旱中铸就的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志在必胜的抗旱精神。最值得发扬光大的,当数用抗旱精神建和谐重庆。  从字面意义上看,“抗”与“和”,似乎是一对矛盾,“抗”强调的是抵御、战斗,“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西西,于2019年8月在东京横滨举行的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上。  说到教育,中国的各位父母,特别是中产阶层的父母总是充斥着各样的焦虑。比如,在北京上海,只有40%-50%的初中生会进入高中学习。上海的父母早已在诸多前辈经历中总结出“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四大高中名校——清北交复”的升学路线,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数学、语文、编程,只要是热
编者按?押这篇通讯,值得所有的医生看,尤其值得动手术收红包的外科医生看,值得开大处方拿回扣的医生看,不知道你们看了作何感想?这篇通讯,值得我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活的所有人看,尤其值得“吃拿卡要”的官员们看,值得先富起来的“大款大腕”们看,不知道你们看了心中是否会泛起阵阵涟漪?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所有的医生都像赖德林医生那样。我们只期盼所有的人常怀一颗爱心,所有的医生耳边常响起希波克拉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总理的亲切握手震撼了世界。从此,中国人民记住了这个打开友好之门的美国总统。就在无数的人对这位总统集聚目光的时候,这位总统的政治生涯却走到了尽头。1974年8月8日,理查德·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水门事件”成了尼克松此生最大的遗憾。    5名可疑的男子    1972年6月18日凌晨,美国民主党在总部水门大厦抓到
有这样一个同志,他身处公务员岗位,工作也勉强过得去,但喜欢吃拿卡要,属于老百姓戏称的“工资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的那类“公仆”,群众意见很大。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他给别人提意见、找问题很积极,面对别人给他指出的问题,甚至是服务对象有真凭实据反映的问题,却不认账,或者认账不认错,理由一大堆,“领导叫我这么干的”,“别人都在那么干”,“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等等。  有这样一个部
清晨,64路公交车上,窃贼的“黑手”伸进一妇女的皮包,刚钳出皮夹,就被“隐”在车厢里的反扒民警抓获;下午,两歹徒翻墙进入黄浦区某居民住宅,尚未动手,便被闻“警”而至的警民包围,成了“瓮中之鳖”;深夜,一伙手持利器的暴徒,在浦东偏僻地区拦路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不过5分钟,就落入巡逻民警和社保队员织就的恢恢法网……  许多市民发自内心地说:“如今生活在上海,安全!”  不少外地游客由衷称赞:“在上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