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借款企业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导致银行贷款时有所顾忌,从而使银行和企业的收益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文章通过对银行和企业的博弈进行分析,指出银行和企业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使他们相信相互之间能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这样双方就能向着帕累托最优的方向进行决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囚徒困境、重复博弈、银企关系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
银行资金的安全与企业的经营效益高度相关。在贷款前,银行分析影响企业效益的各种因素,预计企业未来的收益,并以此来判断银行的信贷投放是否安全以及信贷投放量的大小等。可是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自己的赢利能力、财务状况、经营项目的风险等一般都有清楚了解。而银行对企业的了解有赖于企业向银行提供的信息。然而企业往往向银行提供的通常是有利于自身贷款的信息。并且贷款发放后,银行对借款人的用款的察知能力又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借款人有可能会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顾银行利益而进行恶意投资;或者由于怠于努力,消极经营导致偿还能力下降。面对复杂的借贷"陷阱",商业银行只能望而却步。
银企之间应当建立怎样一种关系,让它们能够相互信任,在信贷市场上各取所需,使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钱晓明(2010)认为银企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一种"互信、共生、共营的关系"①。杨景胜和陈雅(2002)认为应当通过资本市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即一种"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②。可以发现,这些观点普遍认为银行和企业应当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文章的博弈模型将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
二、囚徒困境模型
在银行和企业的博弈中,存在四种情况:第一,企业赖账,银行也不贷款,即双方互补合作,各自得益均为零,表示为(0,0)。第二,银行贷款,企业还款,此情况下,银企双方坦诚合作,各有所获,得益为(1,1),同时,社会总体效益达到最大值2。第三,银行贷款,企业赖账,企业独吞所获利润2,银行损失本息,得益-3,表示为(5,-3)。第四,银行不贷款的情况下,企业还款,,则不能再取得贷款,导致其营运资金短缺,银行则收回贷款,独吞所获利润2,双方收益为(-3,5)。如下图:
此银企博弈图说明了银企之间不同战略所导致的不同的经济利益情况。企业可以选择两种战略,如图中两列所示;而银行可以选择的是两行中表示的战略。容易看出,该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赖账,不贷款),双方得益为(0,0)。这个纳什均衡并不是帕累托效率意义上的最佳策略组合,因为策略组合(还款,贷款)的得益(1,1)要比(0,0)高。但因为(还款,贷款)并不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因此在一次性博弈中不会被采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类型的博弈。
三、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
在该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假设银行采用如下触发策略:第一阶段银行采用贷款,在第t阶段,如果前t-1阶段的结果都是(还款,贷款),则继续采用贷款,否则采用不贷款。
如果银行不贷款,那么在第一阶段能得到5,但以后引起企业一直采用赖账的报复,自己也只能一直不贷款,得益将永远为0,总得益的现值为:
€%i=5+0€%]+0€%]2+……=5
如果银行贷款,则在第一阶段他将得到1,下一阶段又面临同样地选择。若记V为企业在该重复博弈中每阶段都采用最佳选择的总得益现值,则从第二阶段开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因与从第一阶段开始的只差一个阶段,因而在无限次重复时可看作相同的,其总得益的现值折算成第一阶段的得益为€%]V,因此当第一阶段的最佳选择是还款时,整个无限次重复博弈总得益的现值为:
V=1+€%]V
即:V=1/(1-€%])
所以当1/(1-€%])>5,即€%]>4/5时,银行会贷款,否则不贷款。因为企业与银行是对称的,因此对企业分析,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即€%]>4/5时,企业会选择还款,否则赖账。所以可以得出,当€%]>4/5时,银企双方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是(还款,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让企业和银行坚信,它们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且满足€%]>4/5,就能让企业和银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还款,贷款)状态。所以,要构建银企之间以信用为纽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就必须使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诚实守信
企业应当自律,拒绝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贷款时,如实提供给银行一些必要的信息,对所贷款项有效加以利用,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业务,如期还款,建立起自己的良好信誉,从而取得银行的信任,并与银行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2、银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决策体系
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债权软约束,银行要认真做好贷款的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表外业务风险以及重点客户的监测和考核;注重控制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中贷款的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建立科学、系统的客户信用信息系统,降低信用风险。其次,要形成有效风险定价机制,改变那种以抵押物为标准的银企关系。
3、银行建立与中小企业的良好关系
要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企业,综合分析企业的资信,不要一味地追求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信水平和企业实力处于较弱地位,但是从长远看,中小企业客户仍将是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因此银行在当下应当主动维持与企业的关系,避免今后丧失市场占有份额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机制、政策和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服务,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银行对企业融资的管理办法应区别不同情况,不能一刀切,认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评估时间长、手续多、财产抵押值低、贷款周期短等问题,真正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使其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注释:
①钱晓明.《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湖北:《企业导报》,2010(6),第68-69页。
②杨景胜,陈雅.《正确认识银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构建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河南:《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第18-19页。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书贞.《基于"银企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年刊》,2007(6),第132-138页。
[3]何莉.《银企博弈分析与加入WTO过渡期我国银企关系的重建》.沈阳:《北方经贸》,2003(4),第46-47页。
[4]杨景胜,陈雅.《正确认识银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构建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河南:《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第18-19页。
[5]钱晓明.《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湖北:《企业导报》,2010(6),第68-69页。
作者简介:王琦,女,1987年12月出生,汉族,江苏泰州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本运作与投资管理。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囚徒困境、重复博弈、银企关系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
银行资金的安全与企业的经营效益高度相关。在贷款前,银行分析影响企业效益的各种因素,预计企业未来的收益,并以此来判断银行的信贷投放是否安全以及信贷投放量的大小等。可是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自己的赢利能力、财务状况、经营项目的风险等一般都有清楚了解。而银行对企业的了解有赖于企业向银行提供的信息。然而企业往往向银行提供的通常是有利于自身贷款的信息。并且贷款发放后,银行对借款人的用款的察知能力又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借款人有可能会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顾银行利益而进行恶意投资;或者由于怠于努力,消极经营导致偿还能力下降。面对复杂的借贷"陷阱",商业银行只能望而却步。
银企之间应当建立怎样一种关系,让它们能够相互信任,在信贷市场上各取所需,使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钱晓明(2010)认为银企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一种"互信、共生、共营的关系"①。杨景胜和陈雅(2002)认为应当通过资本市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即一种"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②。可以发现,这些观点普遍认为银行和企业应当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文章的博弈模型将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
二、囚徒困境模型
在银行和企业的博弈中,存在四种情况:第一,企业赖账,银行也不贷款,即双方互补合作,各自得益均为零,表示为(0,0)。第二,银行贷款,企业还款,此情况下,银企双方坦诚合作,各有所获,得益为(1,1),同时,社会总体效益达到最大值2。第三,银行贷款,企业赖账,企业独吞所获利润2,银行损失本息,得益-3,表示为(5,-3)。第四,银行不贷款的情况下,企业还款,,则不能再取得贷款,导致其营运资金短缺,银行则收回贷款,独吞所获利润2,双方收益为(-3,5)。如下图:
此银企博弈图说明了银企之间不同战略所导致的不同的经济利益情况。企业可以选择两种战略,如图中两列所示;而银行可以选择的是两行中表示的战略。容易看出,该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赖账,不贷款),双方得益为(0,0)。这个纳什均衡并不是帕累托效率意义上的最佳策略组合,因为策略组合(还款,贷款)的得益(1,1)要比(0,0)高。但因为(还款,贷款)并不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因此在一次性博弈中不会被采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类型的博弈。
三、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
在该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假设银行采用如下触发策略:第一阶段银行采用贷款,在第t阶段,如果前t-1阶段的结果都是(还款,贷款),则继续采用贷款,否则采用不贷款。
如果银行不贷款,那么在第一阶段能得到5,但以后引起企业一直采用赖账的报复,自己也只能一直不贷款,得益将永远为0,总得益的现值为:
€%i=5+0€%]+0€%]2+……=5
如果银行贷款,则在第一阶段他将得到1,下一阶段又面临同样地选择。若记V为企业在该重复博弈中每阶段都采用最佳选择的总得益现值,则从第二阶段开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因与从第一阶段开始的只差一个阶段,因而在无限次重复时可看作相同的,其总得益的现值折算成第一阶段的得益为€%]V,因此当第一阶段的最佳选择是还款时,整个无限次重复博弈总得益的现值为:
V=1+€%]V
即:V=1/(1-€%])
所以当1/(1-€%])>5,即€%]>4/5时,银行会贷款,否则不贷款。因为企业与银行是对称的,因此对企业分析,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即€%]>4/5时,企业会选择还款,否则赖账。所以可以得出,当€%]>4/5时,银企双方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是(还款,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让企业和银行坚信,它们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且满足€%]>4/5,就能让企业和银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还款,贷款)状态。所以,要构建银企之间以信用为纽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就必须使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诚实守信
企业应当自律,拒绝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贷款时,如实提供给银行一些必要的信息,对所贷款项有效加以利用,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业务,如期还款,建立起自己的良好信誉,从而取得银行的信任,并与银行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2、银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决策体系
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债权软约束,银行要认真做好贷款的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表外业务风险以及重点客户的监测和考核;注重控制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中贷款的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建立科学、系统的客户信用信息系统,降低信用风险。其次,要形成有效风险定价机制,改变那种以抵押物为标准的银企关系。
3、银行建立与中小企业的良好关系
要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企业,综合分析企业的资信,不要一味地追求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信水平和企业实力处于较弱地位,但是从长远看,中小企业客户仍将是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因此银行在当下应当主动维持与企业的关系,避免今后丧失市场占有份额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机制、政策和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服务,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银行对企业融资的管理办法应区别不同情况,不能一刀切,认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评估时间长、手续多、财产抵押值低、贷款周期短等问题,真正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使其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注释:
①钱晓明.《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湖北:《企业导报》,2010(6),第68-69页。
②杨景胜,陈雅.《正确认识银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构建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河南:《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第18-19页。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书贞.《基于"银企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年刊》,2007(6),第132-138页。
[3]何莉.《银企博弈分析与加入WTO过渡期我国银企关系的重建》.沈阳:《北方经贸》,2003(4),第46-47页。
[4]杨景胜,陈雅.《正确认识银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构建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河南:《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第18-19页。
[5]钱晓明.《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湖北:《企业导报》,2010(6),第68-69页。
作者简介:王琦,女,1987年12月出生,汉族,江苏泰州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本运作与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