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病理妊娠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xlll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妊娠包括先兆流产、难免性流产、过期流产、葡萄胎等。病理妊娠者蜕膜或绒毛已发生病变,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即使诊断处理。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米非司酮终止病理妊娠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30例孕妇均身体健康,无药流禁忌证,自愿口服药流。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经妇检、B超检查确诊为病理妊娠。30例患者中,年龄23~45岁,初孕10例,有人工流产史5例,有分娩史15例,先兆流產12例,难免流产15例,过期流产3例。
  治疗方法:米非司酮25mg/片,米索前列醇200μg,米非司酮早上口服500mg,晚上口服25mg,在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在家连服2天,总量150mg,第3天早上来院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在病房观察2~6小时,如宫缩不强或未见妊娠物排出,可静滴催产素10U,妊娠终止后给“宫缩素10U肌注”“产后逐瘀胶囊”口服。嘱患者在家服药期间,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即来院就诊。
  疗效判断标准:⑴成功:①完全流产:服用米索前列醇6小时内妊娠物完整排出,B超示宫腔内无胚囊残存,阴道流血少,不需清宫;②不完全流产:妊娠排出不完全或阴道流血少,需清宫。⑵失败:服米索前列醇72小时时未见妊娠物排出者。无论不全流产清宫或失败行清宫术,宫级颈均变软,宫口松7号刮匙或小号卵圆钳容易进出宫腔,组织容易搔刮,钳出胎盘及胎儿无阻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出血时间5~9天,术后月经均40天内恢复。
  结果
  成功29例,均为完全流产。失败1例。
  阴道出血情况:部分病理妊娠者服药前已有少量阴道出血,服药后,阴道流血增加与月经量相比,成功的29例中有25例与月经量相似,4例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按目测估计量达100~150ml,无在家服药期间阴道流血增多的病例。
  不良反应: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均未见明显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讨论
  米非司酮是甾体类,与孕酮化学结构相同,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3~5倍,可与子宫竞争受体,阻断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其抗早孕的机理主要是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引起蜕膜或绒毛变性,导致出血,阻止胚胎发育,同时能使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促进宫颈软化及扩张并使子宫肌肉收缩,宫内压力增加,有利于及胎盘等妊娠物的排出。配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疗效满意。病理妊娠导致流产中,由于遗传基因不正常或基因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因母体的因素异常,如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内分泌平衡失调、感染性疾病的破坏或免疫因素等都可妨碍胎儿继续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导致流产,致使子宫底蜕膜下出血或胎盘后出血,绒毛发育不良或已发生变性、坏死、脱落。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可以兴奋子宫肌,有抑制子宫颈胶原的合成,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的3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制剂1,它在体内代谢快,作用时间短,能兴奋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干扰宫颈胶原纤维合成而起到软化扩张宫颈的作用,故配伍米索前列醇或胎儿加催产素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排出妊娠物,加速了病理妊娠的自然流产速度。
  由于病理妊娠致流产中,由于蜕膜、绒毛原有病变,临床可能已出现阴道出血服药后加剧了原有病变,阴道出血现象发生早,文献报道2,药物流产终止妊娠中会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有的骤然出血,需急行抗体克及清宫处理。本临床应用中,加剧了用药后宫缩剂“催产素”静滴或肌注,“产后逐瘀胶囊”口服,未出现阴道出血急剧增多的危险病例,有1例失败,给予清宫术,考虑为个体差异,对米非司酮不敏感所致。病理妊娠导致流产其中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流产类型,因胎盘组织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并易引起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大出血,并且初孕妇宫颈较硬,宫颈扩张困难,清宫时患者痛苦,是手术难度大。
  因病例较少,故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的最佳剂量及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7-398.
  2于希濂.药物流产在终止葡萄胎中应用的探讨.现代妇产科进展,1998,7(1):55-56.
其他文献
实习期是护生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桥梁,护生在实习期学到的职业道德、操作技巧、病情观察、护理程度等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因此,抓好实习期护生的管理是带教中重要的一环,
髋部骨折病人受伤初期因伤痛或受牵引装置影响,易发生骶尾部和患侧臀部褥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髋部骨折病人躯体移动评分表,经215例病人临床应用,收到明显
目的探讨MRI心肌成像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5T GE SignaCV/i MRI对20例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扫描。采用真正快
以往手术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惟一的方法,但随着医疗器械的推陈出新及介入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已有多家医院成功地应用经皮导管技术治疗VSD[1].我科于2002年3月-2003年8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