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特工南海翻船记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标志。

  史蒂芬·斯坦尼克乘坐一条10米长的小船,正在菲律宾北部的海面上航行。乌云低垂,水色苍茫,这条小船在海上划出一条孤零零的白色浪迹。此时,代号“海高斯”的热带风暴正从太平洋上袭来,并将袭击整个菲律宾。不过,气象专家预测“海高斯”将会转变方向,避开斯坦尼克所要去的地方。
  斯坦尼克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下文称中情局)的特工。这是2008年9月28日,他奉命前往中国南海的一个小岛侦察。此时,他面临的问题是:应该取消行动以躲避台风,还是继续冒险?
  他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由此,他和3名同伴从人间“蒸发”。直到12年后的今天,美国媒体才揭露了这段隐秘历史。这个时候,他和同伴已经变成了中情局殉职人员纪念墙上的4颗无名“星星”。

一次“经过计算的冒险”


  斯坦尼克是退役海軍潜水员,潜水经验丰富,但不久前才获得船长执照。他的搭档是个叫迈克尔·佩里奇的年轻人,刚从商船学院毕业,在学校是足球运动员,如今刚接受过潜水员培训。船上还有杰米·麦考密克和丹尼尔·米克斯,都担任辅助工作。
  斯坦尼克驾驶的这条船是首次出航。这条船属于中情局海事部门,过去的几天里从马来西亚开到菲律宾,并一直沿着菲律宾海岸航行。中情局编好的故事是:一位日本客户购买了这条船,并雇用船员将船从马来西亚开往日本。如果在海上遇到军警检查,斯坦尼克可以拿出全套的文件来证明这个故事。
  他们真正的目的地是菲律宾最大岛屿吕宋岛北面的一个小岛,任务是在那里放置间谍器材以监视中国军方舰艇的行动。在中情局眼里,中国正通过“在退潮时勉强可看见的礁石上建造人工岛”而“扩大领土主权”。
  特工潜水员斯坦尼克和佩里奇的计划是:将这条民用船只开到小岛附近,然后带着伪装成岩石的间谍器材,用商业潜水用具在小岛海域潜水,将器材安放到水下,监视附近中国海军舰船的电子信号。一旦被中方或其他任何人抓获,他们会矢口否认与美国政府及情报部门有任何关系。放置器材的任务完成后,他们就返回船上,将船开往日本。在那里,他们会逗留几个星期,然后再返回小岛,取回已经搜集了情报的设备。
死于南海秘密行动的美国中情局特工斯坦尼克(左)和佩里奇。
斯坦尼克等人驾船在吕宋岛附近执行间谍任务时遭遇热带风暴。

  在做出最后决定前,斯坦尼克仔细查看了船载气象雷达系统。当时,他们的航行路线正在“海高斯”的前进路线上。但按照气象预测,“海高斯”会突然大幅度转向,避开他们的航行路线。斯坦尼克决定冒险继续执行任务。用行话说,这是一次“经过计算的冒险”。
  在茫茫大海上,一条10米长的船显得很小。当它遭遇到热带风暴时,更是轻如鸿毛。“海高斯”并没有按照分析改变轨迹,而是向小船直扑过来。当斯坦尼克发现苗头不对时,即便他想改变方向也无济于事了,热带风暴巨大的能量会瞬间把小船吸入风暴眼,无从逃脱。一名中情局特别行动部门的前成员说,中情局在船上放置有一个跟踪器。监控人员眼睁睁看着船进入风暴中心,信号最后就在那里消失了。
  这是一次失败的秘密行动,对失事者的搜救也无法公开。美军在这个地区派驻有军事人员,但没有得到通报,对整个行动一无所知,也没有参加任何搜救行动。中情局与日本自卫队协调,让日方派出舰艇寻找失踪人员,但最终连一件救生衣都没有找到。斯坦尼克的一位海军老战友听到他的噩耗时,正与朋友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的一家酒吧里喝酒。这位海军前潜水员说,“我们都够聪明,不会对这事提出疑问”。
  在斯坦尼克等人死后数月,中情局把他们的家人接到了华盛顿特区,让他们住在临近的弗吉尼亚州泰森角的一家酒店里。中情局不希望这些人在街头“自由行”,怕他们无意间泄露出来此的原因。这些人入住后,中情局工作人员在一个私人房间和他们见面,告诉他们其亲人已在一项秘密任务中死亡。
  第二天,家属们参观了中情局位于兰利的总部,并见到了时任局长迈克尔·海登和海事部门人员。当天,他们还在白色大理石纪念墙边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在这道墙上有135颗星星,每一颗代表一名执行任务时死亡的中情局人员,有的有名字,有的匿名,但他们的死亡细节都是保密的。当年,有6颗星星被添加到墙上,4颗属于斯坦尼克和他的同船伙伴。家属们和中情局至今对此不接受采访。

他们为“混乱的领导风格”而死


  斯坦尼克在海军的熟人说,他“很爱国也很有能力”,因其勤奋、能干而受到同僚赞赏。他当时冒险继续执行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要把一些间谍设备放在一个小岛上,也是为了要通过这个行动,证明中情局海事部门存在的意义。
美国中情局总部的鸟瞰图。
美国中情局总部展示的特种行动组所用直升机。
  正式聘用斯坦尼克等人的是一家海运公司。他们的死亡证明,也是根据这家公司所聘律师提交的文件,由中情局悄悄签发的。公司位于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一条安静道路的尽头,周围用带刺的铁丝网和塑料板条遮挡起来,以防被人看见内部。这家公司成立于1983年,号称从事船舶买卖,但似乎从未在码头上看到过他们买卖的船舶。当地居民说,他们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打电话给这个公司的办公室,也从未得到回电。据一名中情局前雇员称,这家公司实际上是中情局海事分部的“商业门面”,“我们是从头开始建立这些公司的”。由于这个公司目前仍被用于中情局的秘密行动,因此这名雇员没有透露公司的名字。
  中情局有一个特别行动部(SAD),下属负责执行准军事任务的特种行动组(SOG)和从事虚假信息发布与宣传的秘密影响组(CIG)。特种行动组下面又有三个部门,空中分部在全球范围内秘密地维持一支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组成的机队,其中有中情局运营的俄制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向中情局在当地的人员提供后勤服务。地面分部是中情局版本的特种部队,在中情局负责秘密行动的部门指挥下行动,通常与特工合作,有时也与美军协同执行任务。以往,這是海军陆战队士兵退役后的好去处,如今有很多三角洲特种部队的退役人员。相比之下,海事部门主要是在南美、西非和其他地方秘密运营一些船只,用来运送中情局特工或物资。一名中情局前官员说,海事部门正试图重新找到其存在感,而不是仅仅充当中情局地面部门间的“运输队”。此外,由于美国海军也在利用商业掩护下的船只执行秘密任务,中情局的海事部门还在与海军竞争,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斯坦尼克就是在这种压力下展开冒险行动的。他和同伴遇难时,家属甚至还不知道他们在为中情局工作。但他们死后,中情局必须给家属一个说法。很明显,他们是在暴风雨中丧生的。但家属们希望知道暴风雨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中情局也没法回答。
  而在中情局内部,许多人将这次行动的失败归咎于当时的特别行动部负责人鲍勃·坎德拉。一名中情局前行动官说,他给下属很大的压力,要他们去执行那个任务。“他们其实不必死。他们执行了不必执行的任务。坎德拉的领导能力是如此糟糕,许多人为这件事批评他。”但是,由于他是特别行动部高官,没有受到追究。
  坎德拉因“混乱的领导风格”饱受批评。在伊拉克战场上,他曾穿着一件“吐槽”味道十足的T恤,上面写着“我被埋在巴格达”。他被提拔后,“不靠谱”的情况更严重,一再把事情办砸。但正如中情局一名前官员所说:“他受到中情局特别行动部高层‘黑帮’的保护。”一旦进了那个圈子,就端上了铁饭碗。坎德拉最终还是因为能力不济而被调离特别行动部,去了奥地利维也纳的中情局情报站从事轻松工作。在那儿,他又一次因“混乱的领导风格”而丢官。但他还是平安退休了。
国民党当局的C-47飞机,中情局曾用同型飞机空投间谍。

1973年,唐奈(中)获释后经香港返回美国。

被抓住了也许更“幸运”


  最近几年,中情局在中国南海的活动有增无减。2016年,中国海军在南海捕获了一条美国制造的海底无人潜航器,它正在监视附近船只的活动。五角大楼声称那是用来收集海洋数据的设备,要求中方还给美方。几天后,中方在国际水域将这一设备还给了美国海军。虽然这次间谍任务以“被俘”告终,但事件中并没有人死亡。分析认为,就像中情局在巴基斯坦等地大量使用无人机一样,如今它在南海的间谍活动已大量采用无人设备,以减少其特工的生命风险。
  12年前在风暴中丧生的佩里奇,与他的祖母感情很好。老太太听到孙子的死讯,哭着不肯相信,总是说孙子可能还活着,并说也许是被中国人抓住了。如果佩里奇真的被俘,那对他可能确实是件“好事”,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他在中情局的“前辈”命运可作为佐证。
  1952年11月29日,一架中情局C-47型飞机从韩国汉城(今首尔)起飞,在夜幕的掩护下飞过鸭绿江,进入了中国领空。飞机上搭乘的是中情局驻日本厚木基地的特工唐奈和费克图,他们此行的任务是用名为“空取器”的特制设备接此前空投到长白山地区的间谍李军英。这个所谓“空取器”由电动绞盘、缆绳和钩子组成,飞机超低空飞行时,把钩子放下去,可将地面的人和物品钩住吊上飞机。正当唐奈和费克图摆弄“空取器”时,地面防空炮火射来了。飞机栽向地面,两名飞行员当场死亡,唐奈和费克图紧急跳伞,被中国公安部队抓获。
  唐奈不知道的是,李军英早就向中国公安部门投案自首了。他供述,中情局此前还空投了10名中国籍间谍,以建立“游击基地”。而李军英是来“检查工作”的,并将由中情局派飞机接回。公安部门立刻捣毁了这个间谍网,并假借李军英名义通知中情局来接人。这才有了前面这一幕。1954年11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唐奈无期徒刑,费克图有期徒刑20年。
  事件发生后,美国一直不承认此二人是间谍,狡辩称他们是美国陆军的“文职人员”。但是,两人被捕后,公安人员从他们身上缴获了美军绘制的二十五万分之一的中国吉林省安图县地图,上面还标有一个指向接头地点的箭头。唐奈也供认,他是1951年6月参加中情局的,当年12月被派往日本训练和空投间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承认美国间谍唐奈和费克图在中国犯了罪。中国政府对这两人宽大处理,于1971年12月对唐奈改判有期徒刑5年,费克图被提前释放。1973年3月,唐奈也被提前释放,案件告一段落。
  唐奈回到美国后,当了法官,第二任妻子还是个出生在东北的中国女性。他活到了2014年,以84岁高龄去世。相比之下,斯坦尼克等人的确是枉送了性命。
其他文献
崔莹,纪录片导演,专栏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热爱行走和文学,常居爱丁堡。著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书作。  圣诞节临近,英国的街头巷尾陆续挂上了圣诞彩灯,支起了圣诞树,摆出了圣诞饰品。很多人家的大门上,添了带着小红浆果的绿枝编成的圣诞花环,它红绿相间,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一股春意。  仔细看这些绿枝:上面长着深绿色的叶子,叶子的边缘呈刺状,叶片厚硬,一簇簇红色的果实散布其间。英国人都认
塔夫罗夫斯基深爱中国文化,曾以俄文著作《习近平,正圆中国梦》引起关注,新作《大国之翼:“一带一路”西行漫记》在俄中同时出版  本刊记者  5  月17日,是今年北京入春以来最热的一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掀起的热潮也在不断升温。位于中共中央党校校园的大有书局里,一场领导干部读书会正在进行,主角是著名汉学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老塔”教授的塔夫罗
2019年8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與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来到俄罗斯茹科夫斯基市,参观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其间, 普京自掏腰包, 为埃尔多安买了沃洛格达香草冰激凌, 给自己买了巧克力奶油冰激凌。近期, 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关系可谓异常热络——当天也是俄第二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设备交付土耳其之时。
黄灯  黄灯现在住的房子,在广州越秀区农民运动讲习所附近,街道上小店林立,充满烟火气。在一家小吃店,黄灯点了两碗腌面,两碗“三及第”汤。腌面类似普通的拌面,淋上酱油和猪油煸香的蒜末;而所谓“三及第”,就是猪瘦肉、猪肝、猪粉肠,汤色清淡,飘着油绿的枸杞叶——腌面煮汤,是客家人的标准搭配。  黄灯来广州,今年是第十八个年头。湖南人的嗜辣口舌,渐渐被一盅汤、一煲粥、一屉屉小吃调理得温存许多。  2005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年—2010年)  美国作家,出生于纽约。1951年发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采访塞林格之子马特,是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个酒店里。很难想象闹市区能有如此安静的所在:墙外是时髦的太古里,万丈红尘,熙熙攘攘;墙里是庭院深深,风未起,草木静。  这种强烈的反差,倒是很像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的一生热闹无比,出版作品不多,但对当代文
最近,美国有条新闻很是吸睛。旧金山市监管委员会9月3日通过决议,宣布全美步枪协会(NRA)为“国内恐怖组织”,理由是该协会“散布错误信息,在枪支暴力的危险性方面欺骗公众”。  上有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作挡箭牌,下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美国社会早已枪支泛滥成灾。全美有3亿多支枪,比总人口还多;枪支弹药产业产值超过400亿美元(1美元约合7.06元人民币),每年营收100多亿美元,利润10多亿美元。在沃尔玛
张伟丽 综合格斗运动员,1990年出生,河北邯郸人。从小习武,曾是散打运动员,后转战综合格斗,职业战绩20胜1负。2019年8月31日,成为中国首位UFC冠军。  “这手也太小了!”在北京的黑虎搏击俱乐部,张伟丽与《环球人物》记者握手后脱口而出。张伟丽是搏击运动员,常年戴着厚厚的手套,握器材、做力量训练、出拳,手上磨出茧,手掌比一般人大了一圈。  今年8月31日,在深圳的UFC(终极格斗冠军赛)上
宋福兴担任人保健康总裁后,扭转了公司长期亏损的局面。  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健康)总裁宋福兴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直播。“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断了近20年的保险业恢复。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保险业。” 宋福兴郑重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保险主体从恢复之初的1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22
李尚平1970年出生于湖南益阳,2002年4月26日在回家途中,遭遇枪杀去世。生前为湖南省益阳市南塘中学英语教师,曾经参与多起当地教师维权事件。其被枪杀案件,至今尚未告破。  17年过去了,每当提起李尚平遇害,他的家人仍忍不住痛哭。“前些天,有一个自媒体用‘侮辱性杀害’来描述凶手的作案手段,看到这几个字……我……”当《环球人物》记者在湖南益阳见到李尚平的姐姐李尚家,她在对话伊始就说起了这件事,瞬间
2019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会晤。  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当今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全球需要答案。  3月的巴黎,春和景明,生机盎然。3月25日,法国外交部旁的荣军院广场上,中法两国国旗迎风飘扬。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为期两天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在法国巴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