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就是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
直觉错误:低年级学生处理信息,一般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个的图像画面。由于种种原因,处理这些画面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最易被教师、家长认为是粗心大意。这一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由学生的感知模糊、防伪知觉困难引起的。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初入学的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地、不精确地分析综合的特点,如将相似的数2和7、6和9混淆起来。由于方位知觉困难,将36看成63,12看成21也就不奇怪了。由此可见,这种错误不仅仅是表面的看错,其实与儿童的知觉发展成熟程度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有关。第二种,由学生的思维定势导致的错误。因为人的思维都有一种“惯性”,大脑在延续前面的动作或思维状态时总有维持原状的习惯。因此在解题中,学生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容易出现错误。例如:3 2 6 3 5-4 4 3,学生将5-4计算为9,就是因为前两道题都是加法,错误地认为第三题也是加法,看到第四题还是加法,更肯定了他对第三题的判断。
直觉类的错误一旦發生,学生很难道过自身的检查发现,需要别人的提醒。—些优秀的学生没有得到满分,就是因为直觉错误。只有通过科学的引导、训练,才能避免出现直觉错误。
记忆错误:记忆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低年级的计算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数学中应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记忆不清楚,使得在计算中速度慢、正确率低。分析错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基础内容记忆模糊。如:2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记忆不牢,导致两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仍然要数手指,计算错误明显增多;乘法口诀记忆不牢,使得除法试商困难,有余数除法几乎无法试商。出现这方面错误的学生,计算正确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生,计算速度要慢很多。第二个方面:学生在储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复习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储存的信息消失或中断。造成“遗忘性差错”。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的记忆,对提高计算正确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直觉错误:低年级学生处理信息,一般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个的图像画面。由于种种原因,处理这些画面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最易被教师、家长认为是粗心大意。这一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由学生的感知模糊、防伪知觉困难引起的。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初入学的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地、不精确地分析综合的特点,如将相似的数2和7、6和9混淆起来。由于方位知觉困难,将36看成63,12看成21也就不奇怪了。由此可见,这种错误不仅仅是表面的看错,其实与儿童的知觉发展成熟程度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有关。第二种,由学生的思维定势导致的错误。因为人的思维都有一种“惯性”,大脑在延续前面的动作或思维状态时总有维持原状的习惯。因此在解题中,学生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容易出现错误。例如:3 2 6 3 5-4 4 3,学生将5-4计算为9,就是因为前两道题都是加法,错误地认为第三题也是加法,看到第四题还是加法,更肯定了他对第三题的判断。
直觉类的错误一旦發生,学生很难道过自身的检查发现,需要别人的提醒。—些优秀的学生没有得到满分,就是因为直觉错误。只有通过科学的引导、训练,才能避免出现直觉错误。
记忆错误:记忆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低年级的计算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数学中应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记忆不清楚,使得在计算中速度慢、正确率低。分析错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基础内容记忆模糊。如:2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记忆不牢,导致两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仍然要数手指,计算错误明显增多;乘法口诀记忆不牢,使得除法试商困难,有余数除法几乎无法试商。出现这方面错误的学生,计算正确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生,计算速度要慢很多。第二个方面:学生在储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复习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储存的信息消失或中断。造成“遗忘性差错”。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的记忆,对提高计算正确率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