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教学反思是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反思新课改赋予语文教学的新的理念、目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学生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学生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
  一、对应用多媒体的反思
  如教学《台阶》时,在完成了一个班的教学后,没有达到教学设计的效果,我就认真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觉得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时,耗时过多,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文章主题时,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少”了,而且还忽略了课中动态生成的问题:“父亲花大半辈子的时间去造房子,值不值得?”的有效处理。导入新课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愚公移山》,不能提前播,也不能整首播,提前播可节约时间,但缺乏新鲜感和神秘感;整首播耗时长,不能快速吸引学生。于是,我就截取了“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一段,且只播一遍,声音可以稍大声点。在对课外延伸环节播放的音乐《父亲》的处理也如此,我只截取了“想想你的背影---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一节。结果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掌握了利用音频处理软件截头去尾的技术和不同音频文件之间格式的转换知识,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也不能信手拈来就用,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才能真正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地。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出彩,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既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这样的薄弱校由弱变强的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方案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必须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确保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中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新课程改革;
  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是减时增效的根本选择,规范办学行为以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但要完成较以往的课堂更多的任务,还要指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第四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学研究和探索突破课堂,其方式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研究课。其过程包含七个环节,即理论学习——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情调查――教学反思,
  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据学情施教的模式;改备课、上课、批作业为编制学案、查研学情、设计导引;改学生先听讲后做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方式;改教案编写为学案编写,改课堂作业为课堂过关检测;改过去人人面向黑板的座次布局为以四至六人为一组的小组同学围坐布局,实施有助于小组互助学习的课堂布局。
  三、对每节次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
  比如我在教学《秋游》后反思: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但是还有很多遗憾:收得太紧,放得不够;教师自身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感情投入不够,仍然缺乏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指导学生读得太少,读的还不够投入,欠缺回味的余地。
  上一节课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在下一节课上改进,再反思。再实践,再改进再反思。如此反复,递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改善。
  四、对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的反思
  也许是童心未湎,我经常在课上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反思起来觉得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堂上开展语言教学游戏,收效盛佳。
  游戏是教学过程中体现交际性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规定情景由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交际任务所构成。教学游戏应提高学生的兴致和情绪,所规定的角色和情景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不能使学生觉得尴尬、丢丑等。教学游戏以培养熟巧和创造性技能为目的,一般安排在学生掌握了新的语言材料和课文内容之后较易于进行。
  教学游戏可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选编出不同层次的适当的语言游戏材料,其难易程度取决于学生掌握语文的水平和游戏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游戏如任何游戏一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其思维活动,克服紧张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说话的愿望。教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促进创造性言语活动的重要因素。
  五、对课堂情境创设的反思
  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形式。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多一份创意,少一份随意。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六、对学科间联系的反思
  在教学《曹冲称象》前,我播放动画图片并让学生说说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然后师生研讨得出:曹冲用相同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替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出新课。
  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加上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且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对反思之反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总而言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才能拥有出彩的课堂,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拥有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拥有生命的精彩。
其他文献
内 容 题 要:  本文意在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情投入与付出。小学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要注意把握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用自己的感情去唤起学生的爱,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便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效应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5.1  情感效应,从字面讲,就是感情的投入与付出,其内涵就是感情的融汇与交流。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小学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快速提升,从而整个城市群的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反观当前城市大气环境,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情况总体上变得越来越严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