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和他联系》是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联系生活了解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其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与人联系,培养实践能力;能联系生活感受通信方式的飞速发展以及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创想未来的通信方式,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思结合中了解通信方式,在知行统一中学会和他人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有体验、有分享、有收获,才能童心飞扬,得到品德内化发展。
一、在学思结合中了解通信方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怎样和他联系”的话题。请看昨晚大家和老师联系情况的统计表:
师:从表上你知道了哪些联系别人的方式?
学生回答时教师即时发送相应图片。
师:这么多的联系方式统称为通信方式,请同学们听一听资料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略。
师:请你根据资料的介绍,快速把手中的图片贴到相应的通信方式后面。
评析:教学依据学生已有的联系他人方式的经验,懂得这些联系方式统称为“通信方式”,并通过贴图活动来了解“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特点及分类,整个过程自然本真,简约而不失活泼。
二、在知行统一中学会和人联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写信、传真、邮寄包裹的同学一个也没有。
师:你为什么不用写信的方式联系呢?
生答略。
师:当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写信是联系的主要方式。看,光一个标准的信封就包含这么多内容,谁来说一说。(师出示信封)
生1:邮编和地址。既要写收信人的,还要写寄信人的,但位置不同。生2:收信人的姓名。生3:邮票。
师: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也就是Email完全解决了邮寄信件的缺点。昨天谁是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老师的,你觉得它使用起来怎么样?生答略。
师:那你再来操作一遍,让其他人也感受一下电子邮件的神奇。一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学习。
师:哪些同学也明白发电子邮件的方法了,向老师挥手示意。如果你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身边的小老师请教!
评析: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信的相关经验,在自主学习标准信封所包含的内容后,通过相互交流来加深印象,从而全面了解写信知识。通过请已经会发电子邮件的学生再次操作整个过程,起到了充分利用学生中的资源来教育学生的目的,分享经验,生生对话,课堂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融合共生。
师:请同学们再看这张统计表,有什么发现?
生:打电话的人最多。
师:你为什么选择打电话的方式呢?生答略。师生模拟打电话后并问:“我们哪里表现特别好?”“有礼貌,表达清楚。”生答道。
师:其实打电话的学问还不止这些呢,这些小问号你能解决吗?抢夺小红旗比赛: A.匪警号码?B.火警号码?C.急救号码?G.路障号码? D.查询电话号码?E.查询天气预报?F.打外地固定电话加?生答略。
师:让我们牢记这些号码,同桌互相考一考。同学们,像110等特服号码只有在遭遇紧急情况需要救助时才能拨打,否则要负法律责任的。
师:电话已经成为现今通信方式的主流,但是如果事情比较简单,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时,可用短信的方式联系。短信容量小,很便捷。我们班会发短信的同学举举手,哇,真多,看来短信这种通信方式很受大家青睐。
评析:学习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且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重温打电话的场景、夺红旗抢答、同桌互相考一考等活动的开展,使学习充满生气,富有动态美。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学习、体验、发展。随着活动的层层深入,打电话的学问由远及近,由现实到理论再回到现实,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师:再回到统计表的这组数据,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QQ联系的有8个。
师:哪些同学有QQ号却没有选择用QQ来联系的,现场尝试用QQ联系。
学生操作,师操作,最后打开对话框相互交流。
师:我们在用QQ相互联系的时候一定要文明上网,不适宜看的信息要马上关闭,要让QQ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助手!
评析:“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QQ与人联系的便捷,另一方面通过使用QQ,懂得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信息时,要认真分辨好坏,及时关闭不良信息,让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的小助手。
师:统计表的数据也带来疑问,既然电话和QQ、电子邮件都是非常便捷的,那为什么选择电话联系的人会很多呢?同桌讨论。生答略。
评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理性的数据中解决问题。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联系他人打下伏笔,选择的时候还要考虑所提供的通信条件。
师:我们再来聊一聊现在看似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另外两种通信方式——传真、包裹。大家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听一听电脑博士的介绍吧。
补充传真和快递的介绍资料。师小结。
评析:通过课前了解,发现学生对于传真和包裹这两种通信方式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就采用讲授法,告知学生,方式比较简单却很有效。
师:同学们,通信方式真是各有千秋,而且每一种通信方式都是十分安全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生齐读。
三、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
师:同学们,这么多的联系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蓝猫淘气”的小主人却遇到问题了,请仔细听:“我家小主人马上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他想把过六一节活动的设想分别告诉在国外留学的表哥、住在偏远山区的外公和生活在无锡市里的阿姨,想听一听他们的建议。你觉得用什么方式比较合适呢,说说理由。”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分别讲出自己的理由。
师:同学们真行,帮助“蓝猫淘气”的小主人找到了最适宜的通信方式。
师:我们聊到这个时候,我想昨天因各种原因没有和老师联系的9个同学,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打算了,老师希望你今晚能选择适宜的方式和老师联系。
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现代通信方式,最终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使用适宜的方式来联系,指导学生更方便地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运用通信方式,让学生觉得对于自己选择的适宜的通信方式要有充足的理由,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更适宜。
教师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出发创设了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师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鼓励并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师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同伴、教师、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思结合中了解通信方式,在知行统一中学会和他人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有体验、有分享、有收获,才能童心飞扬,得到品德内化发展。
一、在学思结合中了解通信方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怎样和他联系”的话题。请看昨晚大家和老师联系情况的统计表:
师:从表上你知道了哪些联系别人的方式?
学生回答时教师即时发送相应图片。
师:这么多的联系方式统称为通信方式,请同学们听一听资料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略。
师:请你根据资料的介绍,快速把手中的图片贴到相应的通信方式后面。
评析:教学依据学生已有的联系他人方式的经验,懂得这些联系方式统称为“通信方式”,并通过贴图活动来了解“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特点及分类,整个过程自然本真,简约而不失活泼。
二、在知行统一中学会和人联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写信、传真、邮寄包裹的同学一个也没有。
师:你为什么不用写信的方式联系呢?
生答略。
师:当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写信是联系的主要方式。看,光一个标准的信封就包含这么多内容,谁来说一说。(师出示信封)
生1:邮编和地址。既要写收信人的,还要写寄信人的,但位置不同。生2:收信人的姓名。生3:邮票。
师: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也就是Email完全解决了邮寄信件的缺点。昨天谁是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老师的,你觉得它使用起来怎么样?生答略。
师:那你再来操作一遍,让其他人也感受一下电子邮件的神奇。一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学习。
师:哪些同学也明白发电子邮件的方法了,向老师挥手示意。如果你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身边的小老师请教!
评析: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信的相关经验,在自主学习标准信封所包含的内容后,通过相互交流来加深印象,从而全面了解写信知识。通过请已经会发电子邮件的学生再次操作整个过程,起到了充分利用学生中的资源来教育学生的目的,分享经验,生生对话,课堂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融合共生。
师:请同学们再看这张统计表,有什么发现?
生:打电话的人最多。
师:你为什么选择打电话的方式呢?生答略。师生模拟打电话后并问:“我们哪里表现特别好?”“有礼貌,表达清楚。”生答道。
师:其实打电话的学问还不止这些呢,这些小问号你能解决吗?抢夺小红旗比赛: A.匪警号码?B.火警号码?C.急救号码?G.路障号码? D.查询电话号码?E.查询天气预报?F.打外地固定电话加?生答略。
师:让我们牢记这些号码,同桌互相考一考。同学们,像110等特服号码只有在遭遇紧急情况需要救助时才能拨打,否则要负法律责任的。
师:电话已经成为现今通信方式的主流,但是如果事情比较简单,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时,可用短信的方式联系。短信容量小,很便捷。我们班会发短信的同学举举手,哇,真多,看来短信这种通信方式很受大家青睐。
评析:学习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且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重温打电话的场景、夺红旗抢答、同桌互相考一考等活动的开展,使学习充满生气,富有动态美。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学习、体验、发展。随着活动的层层深入,打电话的学问由远及近,由现实到理论再回到现实,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师:再回到统计表的这组数据,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QQ联系的有8个。
师:哪些同学有QQ号却没有选择用QQ来联系的,现场尝试用QQ联系。
学生操作,师操作,最后打开对话框相互交流。
师:我们在用QQ相互联系的时候一定要文明上网,不适宜看的信息要马上关闭,要让QQ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助手!
评析:“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QQ与人联系的便捷,另一方面通过使用QQ,懂得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信息时,要认真分辨好坏,及时关闭不良信息,让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的小助手。
师:统计表的数据也带来疑问,既然电话和QQ、电子邮件都是非常便捷的,那为什么选择电话联系的人会很多呢?同桌讨论。生答略。
评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理性的数据中解决问题。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联系他人打下伏笔,选择的时候还要考虑所提供的通信条件。
师:我们再来聊一聊现在看似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另外两种通信方式——传真、包裹。大家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听一听电脑博士的介绍吧。
补充传真和快递的介绍资料。师小结。
评析:通过课前了解,发现学生对于传真和包裹这两种通信方式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就采用讲授法,告知学生,方式比较简单却很有效。
师:同学们,通信方式真是各有千秋,而且每一种通信方式都是十分安全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生齐读。
三、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
师:同学们,这么多的联系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蓝猫淘气”的小主人却遇到问题了,请仔细听:“我家小主人马上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他想把过六一节活动的设想分别告诉在国外留学的表哥、住在偏远山区的外公和生活在无锡市里的阿姨,想听一听他们的建议。你觉得用什么方式比较合适呢,说说理由。”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分别讲出自己的理由。
师:同学们真行,帮助“蓝猫淘气”的小主人找到了最适宜的通信方式。
师:我们聊到这个时候,我想昨天因各种原因没有和老师联系的9个同学,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打算了,老师希望你今晚能选择适宜的方式和老师联系。
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现代通信方式,最终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使用适宜的方式来联系,指导学生更方便地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运用通信方式,让学生觉得对于自己选择的适宜的通信方式要有充足的理由,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更适宜。
教师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出发创设了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师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鼓励并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师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同伴、教师、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