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实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实训教学比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相结合并能产生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119-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而对于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应该更着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训教学的改革要求更高。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不足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原因有这样几个:
(1)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旅游院校任教的,缺乏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实训课时的安排上流于形式,并未做到真正的落实。
(2)实训室建设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
尽管目前各旅游院校一般都建有模拟实训室,但是大多存在布局不规范,仿真程度小,设备不齐全且更新速度慢的问题,此外,由于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旅游专业的实训室面积小、数量不足,无法安排足够的实训课时,导致部分实训室形同虚设。
2、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认识不足
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有偏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对旅游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即使在入学初期仍认为旅游行业工资高,工作轻松,出去带团不但能玩还能赚钱,真正是寓工作于娱乐。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实训课程是抱着玩乐的心态参与,并未真正认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
二、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
1、提高实训教学比例
目前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恰恰是他们所欠缺的,那么如何使这些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问题成为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也是衡量高职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提高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课题的开发或者产品的生产,指导学生把本专业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旅游专业进行了实训教学尝试,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一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周时间教学实习,考虑到教学进度的安排,实训内容也是由易到难。一年级下学期是黄山及安徽皖南民俗风情考察,二年级上学期是南京市内各景点导游实习,二年级下学期是华东四市导游见习,时间分别是一周。在每次实训前,由老师分组布置实训课题,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前期准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全程配备南京市优秀导游,对学生进行规范性导游训练,并撰写3000字左右的实习论文或导游词。通过这样的训练,我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70%,名列全省前茅。从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信息表明,经过以上实训的学生,在单位的适应过程比其他学生快了3~5个月,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实训教学要有针对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因此我们特地在一年级下学期安排黄山及安徽皖南民俗风情考察,让学生自己体会个中艰辛,学生反映不一,有的当场表示当导游比想象中辛苦的多,以后要转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这个职业很有挑战性,就像爬山一样,过程虽然辛苦,但征服最高峰后的满足仍给人以成就感。因此在此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开始各有侧重。而经过之后的两次实习实训,大部分同学都真正喜爱上了导游这个行业并且愿意在这个行业中做出成绩来。目前我们有同学被评为南京市形象导游,很多学生成为旅行社业务骨干,甚至有学生自己创业办公司。
目前省内旅行社在雇用员工时主要考虑2个条件:1、是否持有导游证,2、是否带过华东线的团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二年级下学期安排为期4天的华东四市(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导游见习,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拥有岗位,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为学生最大程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效果也非常明显。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3、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职业资格(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我院自2001年开始招收旅游专业高职学生以来,明确规定,实训教学的教学大纲必须严格按照全国导游资格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为此,针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南京市口试景点的要求,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安排了南京市内各景点的导游实习,带领学生通过现场讲解,室内模拟等强化训练,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导游员的实际讲解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参加由江苏省旅游局组织的资格鉴定,获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并帮助其换取相应的导游证。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旅行社兼职带团,积累成功经验,毕业后就能大大增加竞争力,多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2~3个相关证书,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4、实训教学要有效益
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我院的实习单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旅行社,如南京市招商国际旅行社,上海市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去旅行社参加相关培训及跟团、带团实习。在一线优秀导游的指导下,不但对学生进行为期21天的出境游业务培训,还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管理、旅游业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跟团、带团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岗位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工作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旅游旺季,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从实训教学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实践技能,而且由于优秀导游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他们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对扭转目前导游市场良莠不齐的局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之,实训教学的改革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新颖的角度展开实训教学,充分挖掘各方的潜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和完善实训水平,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庆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 王西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作者简介:
王春华,女,江苏南京人,讲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119-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而对于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应该更着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训教学的改革要求更高。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不足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原因有这样几个:
(1)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旅游院校任教的,缺乏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实训课时的安排上流于形式,并未做到真正的落实。
(2)实训室建设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
尽管目前各旅游院校一般都建有模拟实训室,但是大多存在布局不规范,仿真程度小,设备不齐全且更新速度慢的问题,此外,由于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旅游专业的实训室面积小、数量不足,无法安排足够的实训课时,导致部分实训室形同虚设。
2、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认识不足
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有偏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对旅游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即使在入学初期仍认为旅游行业工资高,工作轻松,出去带团不但能玩还能赚钱,真正是寓工作于娱乐。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实训课程是抱着玩乐的心态参与,并未真正认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
二、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
1、提高实训教学比例
目前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恰恰是他们所欠缺的,那么如何使这些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问题成为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也是衡量高职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提高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课题的开发或者产品的生产,指导学生把本专业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旅游专业进行了实训教学尝试,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一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周时间教学实习,考虑到教学进度的安排,实训内容也是由易到难。一年级下学期是黄山及安徽皖南民俗风情考察,二年级上学期是南京市内各景点导游实习,二年级下学期是华东四市导游见习,时间分别是一周。在每次实训前,由老师分组布置实训课题,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前期准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全程配备南京市优秀导游,对学生进行规范性导游训练,并撰写3000字左右的实习论文或导游词。通过这样的训练,我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70%,名列全省前茅。从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信息表明,经过以上实训的学生,在单位的适应过程比其他学生快了3~5个月,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实训教学要有针对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因此我们特地在一年级下学期安排黄山及安徽皖南民俗风情考察,让学生自己体会个中艰辛,学生反映不一,有的当场表示当导游比想象中辛苦的多,以后要转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这个职业很有挑战性,就像爬山一样,过程虽然辛苦,但征服最高峰后的满足仍给人以成就感。因此在此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开始各有侧重。而经过之后的两次实习实训,大部分同学都真正喜爱上了导游这个行业并且愿意在这个行业中做出成绩来。目前我们有同学被评为南京市形象导游,很多学生成为旅行社业务骨干,甚至有学生自己创业办公司。
目前省内旅行社在雇用员工时主要考虑2个条件:1、是否持有导游证,2、是否带过华东线的团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二年级下学期安排为期4天的华东四市(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导游见习,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拥有岗位,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为学生最大程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效果也非常明显。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3、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职业资格(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我院自2001年开始招收旅游专业高职学生以来,明确规定,实训教学的教学大纲必须严格按照全国导游资格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为此,针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南京市口试景点的要求,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安排了南京市内各景点的导游实习,带领学生通过现场讲解,室内模拟等强化训练,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导游员的实际讲解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参加由江苏省旅游局组织的资格鉴定,获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并帮助其换取相应的导游证。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旅行社兼职带团,积累成功经验,毕业后就能大大增加竞争力,多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2~3个相关证书,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4、实训教学要有效益
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我院的实习单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旅行社,如南京市招商国际旅行社,上海市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去旅行社参加相关培训及跟团、带团实习。在一线优秀导游的指导下,不但对学生进行为期21天的出境游业务培训,还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管理、旅游业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跟团、带团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岗位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工作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旅游旺季,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从实训教学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实践技能,而且由于优秀导游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他们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对扭转目前导游市场良莠不齐的局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之,实训教学的改革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新颖的角度展开实训教学,充分挖掘各方的潜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和完善实训水平,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庆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 王西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作者简介:
王春华,女,江苏南京人,讲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