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课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使学生感受并体验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不同民族的音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2、能辨别不同民间音乐所属的民族;3、能根据欣赏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总结归纳出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辨别出音乐所属的民族及其民族的风格特点;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突破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乐曲来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问题聆听法、视觉图像法、对比欣赏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较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较多。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樂鉴赏能力,但对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知识相对缺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鸿雁》进教室,师生问好。设计意图:让学生不自觉中随着音乐进入课堂。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民族呢?生:………设计意图:用简单的问题快速进入课堂,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师: 请大家听以下几首音乐作品,听听它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播放音乐作品:蒙古族《吉祥三宝》、维吾尔族《青春舞曲》、朝鲜族《阿里郎》)(01:21)生:……… 设计意图:营造音乐气氛,熟悉的歌曲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
三、感受作品,了解音乐。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将走进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海洋之中,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少数民族的音乐,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民歌。师:同学们请看一下以下几张图片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个民族?生:………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的是蒙古族。简介蒙古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05:03)师:简介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师:什么是长调、短调?(播放视频01:51)设计意图:教师导入相关概念知识,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了解蒙古族音乐。师:不同的民族音乐,不用的韵味。在感受了充满草原韵味的蒙古族音乐之后,让我们在一起去看看维吾尔族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首先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状况等。(播放视频)师:同学们想象一下,维吾尔族民歌的速度是怎样的?生:………师:那旋律又是怎样的呢?生:………师: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我国西北大开发正在开阔建设它,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姑娘,美丽的风土人情,各种美的交织,孕育了美的旋律。下面让我们欣赏一组维吾尔族民歌,看是否和你们的回答一样。(播放《一杯美酒》、《青春舞曲》07:56)。师:简介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在感受到了维吾尔族的热情之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是哪个民族?设计意图:通过影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新疆。通过观看影片,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师:同学们知道这两个乐器的名字吗?以及它们都属于哪个民族?(播放图片)生:………师:简介朝鲜族及其音乐特点。欣赏朝鲜族民歌《阿里郎》。(03:27)
总结:朝鲜族民歌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阿里郎》、《桔梗谣》等是朝鲜族民歌的代表作。朝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朝鲜族独特的音乐风格感受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四、知识巩固,活动探究。师:知识巩固环节,民族的曲调特点以及特色乐器。(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复习。师:活动与探究。分组讨论,(1)音乐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单位:内蒙古北方重工第三中学)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辨别出音乐所属的民族及其民族的风格特点;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突破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乐曲来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问题聆听法、视觉图像法、对比欣赏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较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较多。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樂鉴赏能力,但对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知识相对缺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鸿雁》进教室,师生问好。设计意图:让学生不自觉中随着音乐进入课堂。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民族呢?生:………设计意图:用简单的问题快速进入课堂,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师: 请大家听以下几首音乐作品,听听它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播放音乐作品:蒙古族《吉祥三宝》、维吾尔族《青春舞曲》、朝鲜族《阿里郎》)(01:21)生:……… 设计意图:营造音乐气氛,熟悉的歌曲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
三、感受作品,了解音乐。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将走进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海洋之中,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少数民族的音乐,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民歌。师:同学们请看一下以下几张图片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个民族?生:………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的是蒙古族。简介蒙古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05:03)师:简介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师:什么是长调、短调?(播放视频01:51)设计意图:教师导入相关概念知识,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了解蒙古族音乐。师:不同的民族音乐,不用的韵味。在感受了充满草原韵味的蒙古族音乐之后,让我们在一起去看看维吾尔族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首先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状况等。(播放视频)师:同学们想象一下,维吾尔族民歌的速度是怎样的?生:………师:那旋律又是怎样的呢?生:………师: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我国西北大开发正在开阔建设它,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姑娘,美丽的风土人情,各种美的交织,孕育了美的旋律。下面让我们欣赏一组维吾尔族民歌,看是否和你们的回答一样。(播放《一杯美酒》、《青春舞曲》07:56)。师:简介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在感受到了维吾尔族的热情之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是哪个民族?设计意图:通过影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新疆。通过观看影片,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师:同学们知道这两个乐器的名字吗?以及它们都属于哪个民族?(播放图片)生:………师:简介朝鲜族及其音乐特点。欣赏朝鲜族民歌《阿里郎》。(03:27)
总结:朝鲜族民歌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阿里郎》、《桔梗谣》等是朝鲜族民歌的代表作。朝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朝鲜族独特的音乐风格感受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四、知识巩固,活动探究。师:知识巩固环节,民族的曲调特点以及特色乐器。(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复习。师:活动与探究。分组讨论,(1)音乐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单位:内蒙古北方重工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