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指标WOMAC、Lysholm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3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SATCM-2015-BZ);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GY2014-A-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指标WOMAC、Lysholm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保护素(OPG)及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Lysholm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FGF-2、BGP、IGF-1、OPG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CT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BGP、OPG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但FGF-2、CT、IGF-1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FGF-2、BGP、IGF-1、OPG治疗后升高程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TNF-α、IL-1β、MMP-3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63%(50/6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4%(61/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可以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调节骨代谢指标,恢复膝关节功能,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对于个体化医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了,但前期仅仅建立在遗传学知识尤其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之上,而"个体化工程"代表了一种提升健康水平的宽广视角下的现实选择。尽管已经取得进展,但是大肆宣传的风险依然存在,这一点可以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中涉及的许诺和主张看出。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医疗卫生系统资源的分配,从而对某些社会背景下的患者带来不利影响。伴随个体化医学的日益积累的健康数据也存在风险
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到课程内容中去,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鼓励同学之间的密切合作、良好的师生互动等,才能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在能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明确了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达到的要求,提出了"从学生视角出发"、"教师是交互式课堂的引导者"以及"增强沉浸式体验"等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途径,以期改善能动
壮族民间故事塑造了诸多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出壮族丰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展示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本文以壮族民间故事中的达汪、瓦氏夫人、罗老汉三女、白马娘和达昆的故事为切入点,指出壮族民间故事女性形象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主要有仁、义、孝、智、勤、信等6个方面,认为壮族民间故事女性形象主要有延续和丰富中华文化基因库、有助于壮族地区教育平等意识的培养、推动道德教育的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牛郎织女》是部编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十课的课文,该单元主要是民间故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民间故事、广泛阅读民间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解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属于讲读课文,《牛郎织女(二)》属于略读课文,是拓展型阅读。在完成课文正常的教学后,我以"你读过这本书吗?"为切入点,采用渗透比较文学问题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让学生在民间
素质教育是国家一直倡导的,国家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素质教育下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应合理、科学地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体育某项能力欠缺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引导,不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落单,使每个学生都能变得更优秀。这将是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充分利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机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得更顺利。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体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排解心中的压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颖的教学方式结合,能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中学体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得到了大多数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如今的中学生对体育课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而已。并且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之前教师只注重学生最后的测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以及学生是否对体育感兴趣等。
随着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教师应注意弱化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凸显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环节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克服体育运动障碍,使学生的体育协作能力得到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以此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学要求。
目的分析持续性健康指导结合心理干预对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术后患者心理应激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KOA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持续性健康指导结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心理应激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得分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