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供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来源 :应用能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混水供热系统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面积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混水供热系统的设计原理,结合实际运行工况,对不同工况的混水供热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自动控制方案。实际工程应用证明,本设计及自控方案可以实现较好的自动控制和运行,对混水供热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黑山金矿“又称宝东金矿”处于沙泉子断裂以南的中天山地块,为2016—2017年“1∶5万沙泉子幅矿产地质调查”新发现的金矿点,处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赋存于编号为SHS-15岩屑测量综合异常中,对重点地段通过槽探工程结合物探高磁精测剖面和激电测深成果实施了钻探验证。认为金矿化带赋存于晚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组,其次为天湖岩群变质岩,受北东向构造控制,成因为浅成低温热液型。该区总体工作程度低,通过综合研究,认为黑山金矿区除新圈定的金矿化带外,还存在北区、南区2个成矿潜力地段,目前仅对现有矿化带进
稀有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之一。西南天山发育一条长近1500 km的碱性岩带,近年来发现了波孜果尔、巴什苏洪等多个稀有金属矿床。这些稀有金属矿床都与A型富碱花岗岩有成因关系。巴什苏洪碱性花岗岩中的稀土总量较高,∑REE变化范围为571.22×10-6~1234.78×10-6,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通过对巴什苏洪富碱花岗岩稀有金属的含矿性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潜力;同时认为西南天山碱性岩及富碱花岗岩是稀有稀土矿产的重要找矿勘查方向,尤其要加强深部的勘查工作
本团队在以往的高(多)光谱遥感地质应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全岩地质信息提取和智能化地质填图的技术思路,同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方法,如基于波段序列直方图的图像特征分析、基于波段序结构分析的蚀变矿物光谱检测、用于多目标遥感地质信息提取的最优动态聚类以及分类信息的图谱一体化识别等,该项研究拓展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地质应用方向,并促进了遥感地质应用的智能化和工程化。本文主要介绍这些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和信息提取技术方法及其在航空高光谱岩相、矿物填图中的应用效果和工作流程。
与前人提出的具有“高度综合、抽象概括”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不同,本文应用三维激电勘探技术等综合物探方法,在“CT”勘查区的基础上,综合勘查区已有地、化等找矿信息,通过数据综合、信息挖掘,构建勘查区“具体的、叠加综合信息”的三维找矿模型。该模型具有全局观、真实性、形象化等特点,通过近十个项目的验证,综合地学信息三维找矿模型提供的找矿信息不仅丰富、详实、直观,而且见矿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