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赋予课堂生命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的语言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的机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同时给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让其积极投入,大胆交际和实践,在真实情境中借助语言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极为有利。对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教学;情境教学
  【作者简介】陈燕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为了将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对各种情境教学的方法、技巧予以熟悉,借助多媒体、实物等方式,在课堂中引入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高。
  一、多媒体创设,调动多种感官
  现阶段,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诸多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均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幻灯片、视频、图片等为学生直观呈现所要学习的内容。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传统教学枯燥死板的模式得到了改变。教师还借助声音、光影,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真实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个体和情境融为一体,从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和天气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天气的Flash动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后,教师再继续开展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把重点句型掌握后,教师可以继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上的对话进行练习,如此学生便会置身于这种逼真的场景中,充分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美好情境
  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小学英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防止创设的情境脱离生活,导致学生缺乏具体的感受,造成情境创设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立足于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扮演,如景点的游客和导游、商店中的顾客与售货员等。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询问文化习俗、地理位置和价格等问题,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活动之中。
  三、借助实物演示,真实情境体验
  演示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其直观生动,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在演示教学中一般会用到直观教具和实物教具,这些教具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浓厚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以“colors”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What color is it?”和之前学过的“What’s this ?”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组对话,利用实物将其完成。教师事先用一个小纸箱装进香蕉、玩具汽车、苹果、桃子、铅笔等物品,之后再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闭上眼睛在箱子中摸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学便提问:“What’s this?”这名学生则回答:“It’s a ……”如此,學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跃跃欲试。这样的实物情境对话,也可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灵活运用语言。
  四、置身游戏氛围,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新鲜事物尤为感兴趣,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将相应的游戏情境创设出来,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游戏氛围,把知识牢牢掌握好。例如,学习和动作有关的单词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单词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You do, I guess”的小游戏,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先在讲台上念一遍相关的单词,学生则要做相应的动作,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淘汰制比赛,学生若是反应慢便立即淘汰,最后剩下的五名学生获得胜利。借助这种趣味性、轻松的游戏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加深其记忆,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五、营造文化情境,在班级文化中渗透英语学习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时可以将班集体的凝聚力加强,给予学生帮助,使其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来。班级氛围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基础,其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所以,英语教师要注重创设文化情境,充分融合班级文化建设和英语教学。此外,可以结合德育实践活动,在开展“学雷锋日”活动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同对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英文提示牌。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极为有利,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英语知识。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邓秋香.以景激情增兴趣,贴近生活显趣味——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9).
其他文献
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为他们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不同教学环节得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搞好小学外语教学的关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学法可以减少困难、激发兴趣。要想让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
【摘要】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想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就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地优化和完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并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本文笔者将围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地了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概要写作是常规写作基础之上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提出了要求。基于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和完善写作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针对概要写作的要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突破,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摘要】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从文化差异性的角度精准地翻译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并且还要融入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以及具体的语境,这样才可以进行精准性的翻译。由于英美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对一些英美文学进行翻译时,站在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翻译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因此需要重视语境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所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案,从而使得英美文学翻译效率和效果能够得到有效
前言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教学重难点。英语、汉语在思维上有着很大区别,在写作中学生要实现对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式等知识的科学、灵活引用,将自身观点流利表达出来。但目前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不知怎样引用所学知识等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重重阻碍。而通过引用以读促写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也能够优化写作思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是新型铁路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无可替代的力量,所以深刻了解制約铁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问题就格外重要。通过问卷和访谈,笔者就陕西省铁路专业相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深入发掘并分析研究了限制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此研究力图为后续铁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提供方向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一
【摘要】英语是国际上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包含大约49万英语单词和大约30万个技术术语,同时英语也是词汇最多的语言。它也是欧盟、许多国际组织和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英语还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三大母语之一,仅次于中国和西班牙。此外,还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作为高中生,我们在英语口语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针对此类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的高中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文报刊对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陈旧、“题海战术”盛行、学生基础差异大等现实困境,提出了发挥学生积极性、保证阅读时间和开展合作学习等改善措施。  【关键词】英文报刊;英语教学;高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卢松琳(1986.09-),女,江西南康人,江西省南康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的核心。然而,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学困生”,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每一个英语教师的备课内容之一。本文就什么是“学困生”“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如何转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学困生;全面发展  【
【摘要】大学英语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在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指导下,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点的同时,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和激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完成对医学生价值观念和人格塑造的重构,培养他们成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